第三百章 慈善总会初亮相,安得灾民百姓心-《明朝小公爷》


    第(2/3)页

    有他们站在陛下一边粮食价钱再涨,恐怕也能被压下来。

    咱啊,啥也别担心。太皇太后和皇后娘娘这次出来,估计就是给咱安心来了呢!

    却见两宫之主雍容华贵,身侧的宫娥、女官们神情肃穆而庄严。

    身着金甲的将士们推着一辆辆的粮车缓缓的跟在后面,辆车上放着一袋袋的粮食。

    那些个里长、战死青壮的家人们哆嗦着被戴义领着过来,尽管是演礼过但此时他们还是心尖儿在发颤。

    好家伙!这可是太皇太后娘娘啊!是皇后娘娘啊!

    而那些个勋贵家的正头娘子们则是莺莺燕燕的站到了另一排,年纪稍大的、带着孩子的孤寡们被集中至此。

    他们的粮食袋,则是由勋贵家人们来派发。

    “小……小老儿见过太皇太后、皇后娘娘……”

    第一个被领到了周老太后跟前的,是那位给玉螭虎送去万福百衲衣的里长头领。

    “老人家莫慌,瞧您大约与老身一般年纪罢?!却是受苦了呐!”

    周太后不管如何说,那可都是嫁给英宗前受到过皇家专业礼仪训练的。

    在宫中更是呆了数十年历经风雨,这点儿小场面、要表现一下皇家的雍容华贵……

    这么些许事情,对于她来说根本就不叫事儿。

    “听闻秦地大灾陛下日夜忧心、辗转难眠啊!”

    周太后说着声音竟是由些许微发颤,但声线却可以缓缓的扩散开去。

    一些百姓听的不甚清晰,却有身边不知道哪儿钻出来的汉子似乎听到了叽叽喳喳的给他说明。

    “先命了英国公家玉螭虎去迎你们来京安置,谁知又有士绅奸贼勾结鞑靼为祸……”

    却见周太后对着这老丈人微微躬身,拿起了一只麻布袋子打开给这老丈及周边的人瞧了瞧。

    “这袋子内粮食不多,便是二斤。”

    周太后说着便将这粮袋塞到了老丈的手中,轻笑着道:“这是给大家安心的!”

    “到了京师一切饮食皆将由皇家负责,这二斤米只是给大家的一个态度!”

    说到此周太后的声音突然变得洪亮而铿锵,眼神坚定身姿挺拔朗然昂首道。

    “帝国……必不弃大家!陛下,必不弃大家!大家要相信陛下,一切都有帝国、有皇家!!”

    那怀里被放进来了粮袋的老丈听得这话,先是愣愣的望着周太后。

    没一会儿却见他“哇~!”的一声竟是一下哭的瘫软下去,身旁人欲来搀扶却被他甩开。

    那老丈哆嗦着将手里的粮食袋放回了粮车上,后退两步竟然有些半熟不熟的大礼参拜下来。

    苍髯皓首布衣褴褛的老丈竟是在这辆车前,将那头颅“邦邦邦~~”磕的直响。

    “小老儿何其幸哉!得遇明君赐予活路、又遇名将死战护持,更有高德贤后当朝赐粮救济……”

    这老丈竟是在这粮车前失声哀哭近乎不能自己,任谁都拉不起来要给周老太后、张皇后磕头。

    一众灾民们听得老丈的话语,顿是想到了这沿途苦楚、九死一生亦不由得哭出声来。

    从那里长再到身后的那些个孤寡老少们,皆尽痛哭涕零对着两后大礼参拜之叩首不已。

    那京师百姓见得此不由得心中戚戚,一些个曾祖上逃难又或经过、听过逃难的顿生同感。

    不少人抹着眼角,望着在跪拜人群中显得如此挺拔的两宫之主。

    “贤后……两宫皆贤后!千古贤后啊!!”

    那人群中不知道是谁人先喊了一句,随后“两宫千古贤后”的呼喝声却越来越大。

    亦是不知谁人起头呼啦啦的对着两宫之主,便是大礼参拜而下。

    顿时这京师百姓们亦都不约而同的对着这两宫之主,呼啦啦的大礼拜下。

    大家谁也不想遭灾啊,可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能说的准自己绝对不遭灾?!

    “太皇太后、皇后口瑜:闻亲地大灾陛下寝食难安、辗转难眠,两宫亦是心急如焚、不得心安。”

    见得一个嗓门极尖细而洪亮的女官站出来,高声对着这些个灾民、京师百姓们朗声道。

    “俗语有谚,陛下为天下君父,两宫则为天下母仪……”

    “秦地大灾后,两宫多番商议终向陛下请建‘大明帝国皇家济世安民慈善总会’!”

    “并广邀各家帝国贵胄,亦获得各家诰命鼎力相助!”

    却听得那女官的声音慷慨激昂,说的是顿挫昂扬铿锵有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