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句诘问直接让刘大夏哑火了,他们怎么可能丝毫不知情?! “圣人著书是为教化人心、为国朝华夏族裔延续!不是为了一介声名、小教之利!!” 却见倪岳昂首而立毫不退让半分:“可你二人都在维护的是什么?!” “都要亡族灭种了,还在惦念自己些许名教小利!国朝不存、华夏不再,名教依何存续?!” 一番话怼的刘大夏、马文升二人竟是无语低头,颓然的坐在了椅子上。 户部佀钟、刑部白昂那自不必说的,肯定是站在小公爷这一边的啦! 礼部现在做主的是侍郎张升,也是从小公爷那里得了好处的怎会反对?! 工部尚书曾鉴就不必说了,本来工部在六部之中存在感就很弱。 其次曾鉴家里老祖也是出身行伍的,永乐年间就随成祖征战后来他入了国子监才改文宦。 然而其根底还是武勋,对于这种方略自然是无比支持的。 刘大夏和马文升这算是孤掌难鸣,最终不得不捏着鼻子长叹一声认下帐来。 这也确实是他们的猪队友们啥好事儿没干,落下一堆把柄所以导致现在成了众矢之的。 张小公爷回到了自己的庄子就丢下这事儿了,反正弘治皇帝肯定会搞定这些个朝臣。 三大学士、吏、礼、户、刑、工,全部站在自己这边刘大夏他们还能蹦达个啥子出来?! 果然,不过是数日邸报中宣布国朝此次武举将会更进一步。 各府武举需在六月前抵达京师,仿科举进行会、殿二试。 最终角逐出武状元。 此邸报一出顿时仕林又是一片哗然,但仔细想想国朝此举也是合理。 卫所如今的糜烂已经是掩饰不住的了,数百卫所兵丁居然被十余倭寇追着砍。 九边上经常被袭扰只能是沿途固守,每次都眼睁睁的看着鞑靼劫掠完毕后扬长而去。 陛下和朝臣们忧心此事重开武举遴选,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只是他们都不知道这次的变动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大,而内阁六部全都死死瞒着此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