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侄儿此去乃报定杀贼之心,誓不斩得敌酋魁首而不归! …… 卫所已是彻底糜烂,军为帝国之屏障改制刻不容缓。 …… 此番杀贼势在必行,侄儿决心已定! 无那些倭寇命与血则无以浇熄侄儿心头业火、无以让侄儿面对王家惨事中,那一双双绝望的眼睛……” “着令东厂罗祥、杨鹏,锦衣卫牟斌侦缉彻查江南卫所、此次倭寇事件!据实回报,不得有误!” 弘治皇帝沉默了一会儿,声音清冷不复先前之怒亦无任何欢喜。 萧敬跪倒在地,恭声应道:“内臣领命!” 是夜,看起平静的京师暗涌澎湃。 沉默多年无数朝臣都已经忘却了曾经在宪宗时期,令人闻风丧胆的东缉事厂、锦衣卫的可怖。 然而那一夜又让无数的朝臣再次梦回,帝国两大最暴戾的机构如同蛰伏在黑夜中多年的猛兽。 它们缓缓的睁开了眼睛,未发一声咆哮。 只是默默的伸展了下爪牙缓缓睁眼,便足以让无数的朝臣两股颤栗。 无数的东厂、锦衣卫番子行色匆匆竟是不顾城门已落,亮出腰牌厉声呼喝着打马而出。 夜色中无数条黑影飞驰在官道上,消息稍微灵通的朝臣们心惊胆战。 几位详知内情的内阁学士则是在自家的书房中垂首长叹,陛下已是对朝臣心生质疑了。 这种疑虑一旦开始便难以遏制,甚至这将会引发整个国朝的全面震动! 宪宗朝为何早期君臣相和,而中后期却势同水火?! 究其原因便是妖人李子龙后,宪宗开始对大内、对朝臣产生了质疑。 汪直其时不过年纪十五六而已,何以独掌大权甚至直抗满朝文武?! 这便是因着宪宗命其缉查后对于整个国朝臣工,几乎无一信任的表现。 朝堂大局恐将生变啊…… 所有知情人却又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聚焦到了那位风云麒麟儿身上。 或许一切事情的关键变数,便系于此麒麟儿之身了。 此时那位被国朝大佬们认为系朝堂大局之变于身的麒麟儿,却对此一无所觉。 张仑现在在妙安的伺候下,饮着茶吹着海风。 身侧坐着媚眼妖娆的足利鹤,左右前后千余战舰、兵丁颇有踌躇满志之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