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孤身攻城军神殁-《仗剑问仙》


    第(2/3)页

    “那是自然,此消彼长,那位所言的机会是不是真的成熟了?”杨灏压抑着心中激动,开始讨论实质性的问题。

    荀忧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仰靠在椅子上,右手的四根手指轮流敲击着膝盖,闭目沉思。

    先前说书老人回来时曾经说过,北渊即将有变,但他和杨灏其实都颇不以为然。

    薛律和薛征二十多年的和谐共处,让所有等着看他们兄弟阋墙的人,从期待变成麻木,最后变成了绝望。

    对于杨灏荀忧这些人而言,自然不会浅薄地认为薛律是个昏庸无能的幸运儿,相反,他们都能从北渊政局摇动的背后,瞧见那只偶然在关键时刻拨弄风云的手。

    但即使他们也想不明白,一个雄主和一个权臣,是如何相安无事的,可偏偏薛律和薛征就是做到了。

    这让他们对说书老人的话,半信半疑。

    却没想到,喜讯传来得如此突然。

    接下来,北渊内乱未平,大端借着十余年的厚积薄发,挥师北上,不说一战而定,至少也能将北渊这头恶狼狠狠咬下一块肉来,一举扭转几十年来的南北攻防之态。

    的确是件大好事啊,可为什么荀忧这心头还是有点隐忧呢?

    过了一会儿,他终于想到了隐忧的关键,望着杨灏,“陛下,薛征虽然遭难,但还下落不明呢。”

    杨灏也缓缓收敛了神色,望着远方,是啊,薛征一日不死,北伐大计便随时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甚至还存在着那万一的可能,如果这是薛家兄弟做的一个局呢?

    所以,一切的关键,都来到了那个问题上。

    薛征到底在哪儿?

    大端和北渊,两个比邻而居的庞然大物,自然在国境之上多有接壤。

    但适合征战的,也就那么几条线路。

    殇阳关,雄关高耸,和北渊的南部重镇雄州遥相对峙。

    作为最常见的南北战争的发起点,殇阳关见证了北渊和南面政权之间的无数次刀兵。

    殇阳关身前宽阔而平坦的戈壁,背后一马平川可直抵大端王朝腹心的平原,都让这座雄关成为了每一位想跃马南朝的北渊大将苦心想要攻克的地方,也是每一位南朝皇帝重点关注的边军重镇之首。

    因为最有用,所以最常见。

    但如今,殇阳关却已有十五年未闻北渊战马的滚滚蹄声了。

    和平没有麻痹历任守将的神经,他们依旧兢兢业业地操练着,时时刻刻地关注着北面的一举一动。

    如同此刻殇阳关守将邓定方,正如往常的每一日,登上城楼,视线穿过风沙缥缈的戈壁,望向北面。

    不过这种观测注定是徒劳的,真正更多的情报还需要来自于探子们的密信,于是邓定方看了一会,就要转身下楼。

    忽然,身旁的一个守卫叫住了他,“将军,你看!有人!”

    邓定方转身一望,果然瞧见一个人缓缓穿过风沙,朝着殇阳关走来。

    从雄州来的?邓定方心头一跳。

    作为最紧要的边防关卡,边市贸易之内的从来不会在殇阳关开启,故而殇阳关也极少有北面来人。

    瞧着那人似乎没有想要停步的意思,在邓定方的示意下,身旁的军士大声喊道:“来者何人,止步答话!”

    薛征望着眼前高耸的雄关,神色落寞。

    方才在来路上,他听见了刘赫的死讯。

    这位他麾下最擅长军团作战的赤骥,用一场鞭笞权贵的风波开启了这一次的惊变,然后死在了那两位被他鞭笞过的纨绔子弟纵马踩踏之下。

    被束缚在麻袋之中,修为尽废的他,想必死得很是屈辱而难过吧。

    我的哥哥,你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去羞辱他,你若是要南征,难道他不会是你很好的助力吗?

    就为了笼络那些于越、重臣的心,就将军心践踏至此?

    薛征叹了口气,对那些因自己而死的追随者们满心愧疚。

    是我对不起你们,更无奈的是,我还没有办法为你们报仇。

    因为,我始终是个北渊人啊!

    “北渊薛征,前来攻城!”

    一声饱含着悲愤和怒气的喊声,响彻整个戈壁,震得殇阳关上的守城将士耳朵嗡嗡直响。

    一名守城军士揉了揉耳朵,看着邓定方笑着道:“将军,您看这傻子,一个人,攻城?哈哈!”

    邓定方腿有些软,只好微微扶着城墙,闻言立马抽了那军士一耳光,“给老子闭嘴!”

    长生城里的事既然都已经传到了天京城,传到了雾隐谷,殇阳关的头领便没有理由不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