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大逆转日(3)-《对冲》


    第(3/3)页

    委员们虽然不是很满意,但大体上还是顾大局、讲道理的,认为非常时间政府入市也有充分依据: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美国当局先是严禁做空,后来又执行罗斯福新政,说明事急从权。

    只有少数人询问:如果外汇储备耗光、救市仍不成功怎么办?可有其他预案?

    因为香港储备不过500亿美元,还要保证联系汇率制度和日常进出口,所以委员们比较担心。

    任志刚沉默一下后道:“北京已经表态,他们还有近1500亿美元储备,可全力交给我们使用,我们需要多少,就可以动用多少。中央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委员们全部傻眼了,良久才有人问:“确实么?”

    “特首和总理打过电话,有明确承诺!”

    有这样的底气和承诺,大家就都放心了,明确表示支持政府的决策——算是贯彻了先上车后补票的程序节奏。

    常天浩深知,这件事的深远影响不仅在于现在,更在于未来:

    特首上台时信誓旦旦号称的八万五公屋计划因为民众强烈抵制而失效,后来又爆发连任“钦定”风波,在2003年7月1日,这个庆祝回归6周年的纪念日上,香港爆发50万人大游行,抗议房价下跌,要求港府救市、特首滚蛋——你当初能救股票,为什么就不能救房价?只救股市不救房市?说明你当初动机并不单纯的言论充满舆论。

    从逻辑上讲,这里确实说不清:股票跌成渣,香港绝大部分中产阶级不会有破产风险,因为股票大家是用闲钱买的;房子跌成渣,大部分中产阶级全完蛋了,因为大家都背着累累房贷。

    常天浩从这些事里就得出结论:杀一人而利天下,大多数人会赞同;杀自己而利天下,没几个人会同意……如果需要一代香港有房人士以自身破产换取香港经济转型升级,大家是不会干的!香港房产成了老虎屁股摸不得,八万五公屋计划破产后,再也没有一任特首敢于重新尝试,而香港经济也慢慢窒息。

    但在1998年,大家还远看不清前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