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三十章 出家-《宋朝败家子》


    第(1/3)页

    韩琦一怔:“发生何事了?”

    “陛下、我们陛下,陛下他...”                最烦这种人,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偏偏他们就惊慌之下,就是说不出来,让你急的抓耳挠腮进而暴怒。

    要么,更有甚者临死之人会说:“杀我的那个人就是、就是、就是...”还不等说完,两腿一蹬就挂掉了。

    就问你气不气,有什么临死的话赶紧说出来不行么。

    言简意赅,坏人死于废话多。

    好人死于误会大。

    换成石小凡或者他身边的狗腿子,早就大嘴巴子扇过去了。

    磨磨唧唧的,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你想干什么,结结巴巴的让人闷煞,欠揍是不是。

    和韩琦毕竟是文化人,是读书人,人家有涵养的。

    况且,大理对自己还不错,自己怎么能对人家发火。

    “不着急,慢慢说,慢慢说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韩琦温言安慰着。

    这小太监总算是恢复了些平静,但还是忍不住的的惊恐:“陛下,我们陛下出家了。”

    “什么!”

    韩琦也惊恐的睁大了眼睛,出家?

    没错,大理国王出家的例子比比皆是。

    大理国二十二位国王,有九个出家的。

    大理国崇尚佛法,即便是皇帝,对佛法也一向尊崇。

    这也造成了,许多皇帝晚年都想出家的奇怪现象。

    崇圣寺位于云南大理县城西北苍山脚下,是一座建于六诏时的古刹。

    崇圣寺曾经贵为皇家寺院,一度为东南亚的“佛都”。

    这里地理位置绝佳,左顾苍山,右眺洱海,处于山海之间,唤做崇圣寺。

    大理国九个君王在此出家,史书有“逊位为僧”、“避位为僧”的说法。

    出家为僧的段思廉,这让韩琦大为震惊。

    要知道,但凡大理皇帝出家,总是有他的原因的,而且出家前都会留下诏书,比如说任命继位之君。

    可这次,段思廉直接跑去崇圣寺,把头一剃袈裟一披,然后就不问正事起来。

    偌大个大理国,群龙无首。

    国不可一日无君,段思廉的避位为僧使得朝野大哗。

    在位之时,段思廉就已经说服群臣,要归顺大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