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抵达大宋-《宋朝败家子》
第(2/3)页
两国交战,说白了就是关于经济的战争。
而这一方面,大宋有着先天的优势。
源源不断的粮草从各地调拨而来,雄州北面的二十三万禁卫军将士,不必再为粮草的事发愁。
而且这些粮草都有重兵把守,不会再出现被敌人半路拦截的风险。
而契丹人,无论如何也是耗不起的。
宋辽两国,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契丹人的优势就是骑兵机动性强,但是后勤保障困难。
大宋是反之,机动性差,可后勤保障充足。
消耗战,占据城池优势,大宋金刚不坏。
闪电战,契丹占据骑兵优势,所向披靡。
契丹人终于是中计了,一旦他们同意和谈,这将是一个缓慢的,互相扯皮的过程。
这一点,是石小凡这个混蛋玩意儿处心积虑想出来的办法。
通过这次和谈,双方至少暂时都互相罢兵。
契丹也信守承诺,他们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大动作。
东路军,耶律荣光的部队渐渐的从潭州城外开始撤退。
檀州守将寇远还有副将马邦德,二人一起喜滋滋的登上城墙,他们亲眼看着契丹人开始仓皇的撤退。
然后城墙上,知州柯镇边也来了。
自从儿子参加了死士,到现在一直杳无音信。
数次柯镇边都想一死了之,他知道,儿子九成九是死在城外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渐渐地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此时,听说契丹开始撤兵了,他便急匆匆的来到了城墙,想一看究竟。
“寇将军,契丹人开始撤兵了,是不是真的?”
柯镇边急匆匆的上了城墙。
寇远指着远处渐行渐远的人头,语气充满了激动:“撤啦,他们熬不住,终于开始撤退了,咱们潭州保住了!”
当契丹撤兵的消息传进城内,整个檀州城的百姓沸腾了。
这些日子,他们就像是被热锅上煎熬的蚂蚁,时刻的等着城破人亡的命运。
没想到,契丹终于撤兵了,城内的百姓犹如濒死之人获得了重生一般,欢呼雀跃。
其实耶律荣光自己也是有苦难言,他是进退维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