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子进京-《回到北宋当明君》
第(2/3)页
韩世忠可买不起。
梁红玉点了点头,抚摸了一下日益隆起的小腹,说道“我倒是想随你一起征战,可是我这身子不是很方便,你在战阵的时候,一定记得不要冲动,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韩世忠用力的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自己身上的那些毛病,尤其是梁红玉不在身边的时候,一定要主意这些事。
赵桓的车驾终于来到了燕京城的城门,这座高三丈的城墙,就这样静静的立在了平原之上。
赵桓老远就看到了城池的轮廓,直到抵进的时候,他才看到了这座城池的恢弘。
围七十四里的大城,就这样静静的站在了平原之上。
当然赵桓清楚,这座大城也就外面光鲜,里面还是一大片的工地,甚至连内城都还没建好,只有主干道修好了。
赵桓已经研究过了孙博提交上来的札子,这座城为什么建着建着就开始赚钱了?
最后甚至拨款建皇宫的钱,都赚了出来?
完全是因为炒房团的介入,当然在大宋他们还没有这个名称,赵桓给他们起的名字。
赵桓兴建的燕京府,是正儿八经燕京路的首府,四通八达,在砸地基、燕京还在图纸上的时候,户部就将所有的土地,竞价扑买出去了。
当然这种扑买是经过赵桓的同意,并且扑买七十年,也就是一代人之后,还要收回国有。
而这种扑买出去的土地,多数都是临街的商铺。
大兴土木的商户们,雇用工赈监的农夫建房,那肯定是要付钱,在经过了友好的协商之后,工赈监在建城的过程中,一并把宅子给修好了。
炒房团要把房子建好,再扑买出去,即使留在手里,炒房团也不会认为自己有任何的损失。
他们坚信赵桓会在灭金之战中取得一个良好的结果。
商人的鼻子在灵敏不过了,燕京是一个绝对能发财的地方,他们怎么可能不先下手为强呢?
这就是赵桓一年来的努力的成果,得到了军民商的高度认可。
这才让燕京城还是图纸的时候,就被炒房团抢购一空。
甚至有些地块,已经抄上了天价。
比如赵桓规划的王府街附近,规划的三省办公场所两侧,还有皇宫御街两旁,赵桓看着那个价格都有点下不去手的样子。
让赵桓都看着自己的钱袋子一阵沉默,实在是太贵了些。
所有的炒房团签署的协议,几乎就是霸王条约,朝堂征用土地时,以原价赎回,而且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