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条鞭法-《最强角色扮演》


    第(2/3)页

    因为土地和户籍挂钩的缘故,朝廷可以拥有很明确的赋税收入。

    但是,这个制度却极其考验人性,因为在唐朝时期有着许多的办法脱离户籍。比如说出家,比如说依附大族或者冒用军籍,如此一来,百姓就能一分钱都不用交给朝廷。

    朝廷也想解决此事,但困难重重。世家大族就是横亘在朝廷面前的障碍,那些依附大族的百姓,他们就成了世家的佃农,耕种缴纳的粮食都交给了世家,各大世家自然因此越发壮大。

    世家子弟在朝廷的各级中担任要职,所做出的许多决断实际上都是有利于自己家族的,至于朝廷如何,可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大唐中期之后节度使制度会成为主流。朝廷收不上来税,当然也就没办法养得起数量庞大的士兵。

    为了减轻压力,朝廷准许节度使拥有募兵、自己筹集军饷的权力,所有节度使文武合一,就等同于土皇帝,这也是出现安史之乱的根源。

    倾城所写的《一条鞭法》,正是王曜景教给她的。

    这个法案为后世的张局正所创,而这条法案的第一步,就是清丈土地。世家门阀拥有的土地之多,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尤其是那些数百年的世家,无数的佃户攀附,他们隐藏的土地不计其数。而朝廷之前因为阻力太大,一直没法对世家下手。

    倾城对于李隆基的建议就是重新测量田地,所有的赋税不再跟户籍挂钩,而是按照亩数征收。只要有田,就要交税。

    第二条,那就是简并赋役。一直以来,赋役都是分开的,赋以田亩纳课,役以户丁征集,赋役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贡之类的额外加派。

    但这《一条鞭法》,将赋役全部简并为一体。将赋归于地,计亩征收,把力役改为雇役,由政府雇人代役。赋役统一,各级官吏难以巧以名目,各种弊端也能清除。

    第三条,就是税收全部以银钱结算,不收实物。唐朝的税法虽然以货币计算,但实际上征收的还是实物。实物征收最大的弊端就是储存和运输的问题,这二者都会产生巨额的损耗,也很容易给地方上有钻空子的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