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最强敢死队-《舌尖上的神豪》
第(2/3)页
走进才现更多细节,尤其是前三排勇士,身穿战袍、面东而立、完全与大部队分离,站在队伍的最前列,整整2o4名士兵,目光如炬、免盔束,右手摆放在身体的右侧,所以从左侧看,几乎看不到右手。
每只右手拇指向前,手握空心,从手形判断一定是握着短刀或短剑,搏杀的兵器向来讲究一寸短,一寸险。足见他们与敌人贴身肉搏,短兵相见的决心,一看这拼命的架势,个个都是不怕死的。
听导游说完还以为是开玩笑,结果后来才知道,按照商鞅推行的什伍连坐法和一切利禄皆取决于战功的二十等军工爵制法,即战场斩杀敌人一颗人头回来,便可获得升爵一级,赏田一顷、住宅九亩,有些甚至奖励有仆人伺候。
斩杀的脑袋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脑袋,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为自由人,如果他的老婆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就算不幸牺牲了,军功奖励仍然可以留给家人。
从历史有制度开始,普通人的命运基本上从出生就已经注定,很少有可以改变的机会,尤其是从西周执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开始。这样的奖励制度应算是唯一可以翻身机会。
七国混战时期,秦国百姓便可以通过打仗来改变自己和一家人的命运。所以为国家打仗,就是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造福后代的大好机会,代价无非是一死,但回报足以让人疯狂,所以秦军士绝对是敢死队。
旁边单独展示着一个跪射俑,因为造型够炫酷,经常被请出国门去展览。作为一个陶俑,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不仅因为颜值担当,更重要的是这种跪姿。
按物理学来说,一个陶土烧制的泥人是最不容易保持原状。他之所以能保持这个姿势几千年,出土的时候还完好无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的重心。
其实他的重心微微偏向跪着的那条腿,另一条半蹲着的腿,则是按照三角形原理,起着平衡的作用。这么大个家伙,能不歪不倒地跪了几千年,时刻保持着剑拔弩张的战斗姿态,代表老祖宗逆天的智慧。
如果说跪射俑是颜值担当,第二件就绝对是细节之王,镇馆之宝的铜车马,绝对能给你华夏儿女的自豪感。
虽然是按照写实比例1:2缩小的,但还是国内体积大到罕见、工艺复杂到逆天的青铜器之冠。一辆的重量就有1吨多,由35oo多个零件组成,用到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连接等,杂七杂八好多道工艺,在当时的焊接条件下,做成这样得有多牛逼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