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还是家好-《舌尖上的神豪》
第(2/3)页
吃遍全世界海鲜,现在已经腻了。反而喜欢当地渔民自己晒干的小鱼小虾,熬成汤,炒几个小菜,有滋有味。
这里捕鱼太轻松,随便把网子一撒,坐等几分钟,拉上来就是满满一大筐。
每到迁徙时节,总能看见成群的海鸟飞到岛上。蔚蓝的海水、银色的沙滩,耳边是海鸟清脆的叫声,就像是回归原始的海岛一样。
大海就是有这种魔力,无论在哪里,脱下所有桎梏,纵身一跃,变成碧海中的一朵浪花;也可以让所有的骨头休息,瘫在沙滩上,靠毛孔呼吸。
可以在天上看云,可以在海里看鱼,不会游泳的人也能玩的浮潜老少咸宜。带上浮潜镜,咬紧呼吸管,套上脚蹼,解锁一个水下王国。
第二天早上跑完步,来到市区一家老店,三亚人的一天都是从一碗粉开始,不论是汤粉、炒粉、酸粉还是腌粉、干粉,也不论是海南粉、抱罗粉、港门粉、后安粉……
尤其是抱罗粉,其贵在汤好,汤质清幽,鲜美可口,香甜麻辣。汤较甜,但是这是一种独特的鲜甜,甜而不腻,且甜中带酸,酸中带辣,其味妙不可言。
蔡澜先生说过,一个地方食物的水准,最能体现在早餐。粉是圆粉,略粗,粉条白晰细滑,吃起来口感软糯细腻,跟湖南的粉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喝一口汤,口感非常的清幽。
然后就是配上不同的浇头吃味道也会各有不同,比如海鲜抱罗粉、牛肉抱罗粉,十全抱罗粉,瘦肉抱罗粉,红烧抱罗粉等等。
店外面还摆了很多小桌,吃客们大多喜欢坐在外面的小桌上,穿着背心、人字拖,感觉特别悠闲,似乎也并不着急于一天的忙绿。
邻座的大爷吃的津津有味,见庄臣是外地人,一直说吃抱罗粉就要来这家,见大爷皮肤晒的黝黑以为是当地人,结果居然是重庆人?
来这里十多年,对于抱罗粉的爱也已深入到骨髓,有事没事早上都会来这里吃上一碗,言语中觉察不到大爷对于重庆故乡的伤感,相反抱罗粉的味道也已经是他割舍不断的第二故乡的味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