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成王败寇-《舌尖上的神豪》


    第(2/3)页

    “08年还在那个楼,换了个50平的房间,四个人,拿起研究报告狠拍数也数不清的小强,这是每天早晨的必修课。”

    “08年底变成150平方,招兵买马,六个人,虽然还是很简陋,但终于有勇气可以见在公司见客户。”

    “09年国庆,终于搬到300平的五星甲级写字楼,十个人悄悄的夹杂在衣着光鲜的白领里,心中充满自豪感。2012年把隔壁也租下来,20个人600平宽松办公环境,不禁豪情万丈。”

    李亚军把手里红酒一饮而尽,感叹道:“初换办公室的时候,我坐在会议室窗台上抽烟,望着灯火辉煌的陆家嘴,无限感叹的说:我终于爬上岸来了!”

    庄臣静静听着,谁活的都不容易,见过不少成功人士,背后都是血泪史。成王败寇是社会评价的唯一标准,成功了,以前的苦难被人津津乐道。

    一旦失败,只能哪凉快哪呆着,谁会在乎LOSER的奋斗史?

    “如果说私募,资金是最大是问题,尤其是没有光鲜背景情况下。”李亚军正色道:“从初次会谈到无数次反复谈判,到拿到真金白银发起基金漫长的让人经常想放弃。”

    “尤其是阳光化以后需要协调的方方面面更多,快则3-6月,慢则6-12月。比如2012年11月成立的顶峰稳健1期,从研发开始到产品发行整整用一年。”

    “两个月面对300多个理财经理,100个直接客户,二十多场会议和路演,最后才成功。直到今天,我还觉得07年排队配号买公募基金的情况是一种幻觉。”

    “每次见完银行和券商,都有种如释重负的快感和些许恐惧,即便是失败,至少也是有结果。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马上会有下一次。”

    “我们在银行面前总说自己多么聪明,多么与众不同,其实他们已经不知道被同样,甚至更优秀背景的一群戴眼镜的,穿半休闲商务装的人,游说过多少遍!”

    “回想起来,真佩服人家居然没有透露出厌倦和不屑,每次还耐心等待我们说完……”

    “国外对冲基金收费基本都是2%和20%,降低固定管理费和后端收益罕见之极。而国内私募基金发行的时候,银行将固定管理费降低到匪夷所思的程度,更有大行后端的20%,我们拿50%,简直令人发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