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战云密布(一)-《钢铁苏联》
第(1/3)页
将视野从面前那巨大冰冷的炮闩之上移开,头向后转的马拉申科紧接着便在自己视野所及范围内看到了另一处让自己感到惊喜的变化。
“炮塔第一弹药架?老天,这次的设计总算不反人类了!”
所谓炮塔第一弹药架,即是在炮塔内部空间内增设用以储存备用弹药的弹药架,将原本储存在车体内的炮弹上移到炮塔内部进行临时存放的设计。
纵观整个二战历程,炮塔第一弹药架的设计可谓是有利有弊。
通常情况下,作为全车中弹概率最高的炮塔正面区域无疑是在战斗中最容易发生击穿情况的部分,而在这种情况下内置于炮塔内部的第一弹药架所面临的处境无疑就很危险了。
一旦炮塔内部的第一弹药架因为被击穿装甲后引燃弹药发生殉爆,那么整俩坦克内部的成员绝对是十死无生。强大的弹药殉爆威力甚至足以掀飞十余吨重的重型坦克炮塔,所谓的坦克“殉爆飞头”一说也正是来源于此。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炮塔内置第一弹药架所能带来的优势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
于炮塔内部额外增设的第一弹药架不但能够拓展整车炮弹存储空间、提升全车备弹数量,从而得以将整量坦克的战场持久作战能力提升到一个更加优秀的水平。
同时,安置于炮塔内的第一弹药架还可以大幅度提升坦克主炮的装填速度。使得原本需要去弯腰到坦克底盘内拿取炮弹的装填手,现在只需要回过身来在炮塔第一弹药架内取下弹药后直接装入主炮即可完成装填。
所以总的来说,炮塔内置第一弹药架的坦克设计基本上可以确定为利大于弊。
在二战后期,包括德军最新型的“虎王”重型坦克、强大的苏军“斯大林”IS-2重型坦克、以及在柏林1945年阅兵式上出现的苏军“斯大林”IS-3重型坦克等,均采用此种炮塔内置第一弹药架的设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