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 蓄势待发-《文娱之放飞自我》
第(2/3)页
因为准备网络销售,所以还要在几个主流的音乐网站备案,准备数字音源,跟他们签销售协议,同时还要准备资金打榜。总不能在发售之后让她们的业绩从零开始吧?专辑六首歌定价十二元,以目前看各个网站销售量来说,排在一百名也有三万张的销售。
于是肯定得把自己的新专辑一下顶在一百名附近的位置,好让歌迷们看见,然后再一比一或者一比二的数字,一点点提专辑在榜单上的位置。
这也就是说,从专辑制作邀歌开始一直到打榜,公司愿不愿意投钱,就看出公司愿不愿意捧你。基本上所有有音乐人的经纪公司,都会对自己看好的新人苗子,采用这样全套的待遇,几次没见回头钱的话,这个艺人就会被打入冷宫,自生自灭。
打造艺术殿堂,是需要金钱的。
然后张玄的第一张专辑基本上也得类似的操作,不过因为他有大量的粉丝,买榜单之类的会轻松很多,收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底。
看,从这个经纪应收的角度看,就明白为什么经纪公司很喜欢培养偶像歌手了。
也明白为啥偶像一直被吐槽,但是从营收方面看,偶像又是刚需。
市场经济达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出现偶像经济的。
反过来说,粉丝追偶像,跟一些同好会没什么区别。都是对一个作品媒体或者平台宣传塑造的人物形象投入真情实感了而已。
喜欢纸片人的和喜欢真人的,情感动因是没有太大差别的。
这本身就是在整体消费能力达到一定层次,人们有能力为自己的‘喜欢’付费之后,就会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经济行为。
张玄过年这一天算是放了一天假,在看了俞青霜和穆青羊的节目之后一直守到她的最新单曲v上线,然后他在个人网上发布了推广信息之后,然后就回去休息了。
接下来四五天,商演和商务比较少了,张玄就全程盯紧自己专辑制作,以及兴趣使然小组跟自己最新专辑的宣传方案。
他专辑后期制作已经处于收尾阶段,在内部看了一下几个关键成片效果之后,效果十分不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