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米仓巴南路-《大唐官》


    第(2/3)页

    渠州乃水路四通八达之地,不但和蓬、巴相通,东北也可至通州、房州,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渠州的巴水,往西南行二百二十里即可至合州的石镜(合川)——合川东南一百六十里即是渝州(重庆),往北则是嘉陵水过果州和阆中,入利州地界和兴元府、凤兴相通,往西北又有涪水可通东川的梓潼,可谓三江交汇地。

    只要扩充打通这条路线,自江陵府和夔府来的物资,可由渝州溯水送至巴南合州,再由米仓道大巴岭转运院,改由畜力陆运到山下南郑、勉两县的诸支流(由西南往东北,注入汉水里),至兴元府仓廪储备;而合州地界,一样可行嘉陵水至利州,直抵陈仓道入凤翔;同时合州,还有涪水水运,可送抵东川的梓潼,再入西川的剑阁驿站。

    而长江到了渝州后继续蜿蜒而西,到东川东南的重镇泸州后,泸州南临大江,北三里又有中江水,自绵州、简州、资州一路流来,和长江在泸州城东相会;自泸州而过的江水继续往西,至戎州(今四川宜宾)再分而为二,一路名为马湖江,即金沙江,往西南去可通黔、滇,为“锁蛮之路”,另外一路则往西北入嘉州(峨眉山所在地),和岷水相会,直抵蜀都城。

    杜甫诗歌里写蜀都“门泊东吴万里船”即是此景——可见当时就有江东的商船,行万里路,过润州、宣州,至鄂州,再抵达江陵府、夔府,随后就是渝州、泸州、戎州、嘉州、眉州,最后到蜀都城里来,踏遍了大半个长江。

    如今我们西川、东川、兴元、凤翔、巴南、荆南、奉节、山南东道乃至鄂岳,都能通过这一系列的水陆道路牵连起来。

    当然这一切也都是为了朝廷,高岳接着说:我兴元府在整备好通往巴南的道路后,便准备奏请朝廷,发神策右大营五千士兵,先掘通褒水和斜谷水,再掘通斜谷水和渭水,这样兴元府的船只便能直达长安西渭桥处,此后朝廷靠我们这些方镇的赋税米粮和精锐队伍,就能对关东呈高屋建瓴之势了。

    “我们都等着三年后天子能把明经、进士和制科合而为一,这样整个三川地,便有大批能写判文能理人的县令就任,于国于军都善莫大焉。”韦皋心急,当即说出高岳提出改革进士科考试的根本目的所在。

    韩愈这才恍然,他想到——支郡刺史已然是这几位元戎的麾下,如再能掌握基层的县令,那么他们权力将全面覆盖整个西北、西南官僚集团的高中低界面,往后......

    往后的途径,应该是反过手来,向中央渗透!

    不,下面的事情绝非我一介小小士子所能想的,太可怕。

    可随即韩愈一惊,只觉得肩膀和后背都被人抚住了,西川节度使韦皋,兴元节度使高岳,这两大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定定地望着他,“韩郎君届时为状头的话,不为我南郑县令,就为蜀都县令,然后就不用守选,举荐你入朝为员外郎、郎中。”

    “小,小子何能?只求及第便心满意足。”韩愈接下来抖抖索索地回答,让高岳和韦皋又是番大笑,连说韩四郎你谦虚了。

    “郑文明在蜀都城如何?”当三位确定计较后,立在台地上望着潺潺的山溪和远方的嘉陵水,高岳很关切地询问起了郑絪在西川的近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