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研究所成熟了-《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这说明汉部落的研究所已经完全成熟起来了,就算没有罗冲,他们也能自己处理事情了,或许他们的改进并不完美,但的确是在进步。
等林飞说完,罗冲再次补充着说道,“你们的想法很好,很有操作性,不过我觉得还是差了一个点你们没有想到。”
林飞心中比较好奇,他自认为提出的五种方法已经够全面了,但是首领却说还有别的他们没想到,所以果然还是首领博学多识,思维天马行空吗?
“不知首领指的是什么?”林飞谦虚的请教道。
“你刚才已经说了要减少接头的数量,尽可能的延长钢轨的长度,可为什么没想过要把两节钢轨熔焊在一起呢,这样岂不是直接就没有接头了?”罗冲提示着说道。
汉部落因为有电石的存在,所以早就有了乙炔气焊技术,虽然没有纯氧用于辅助,但单纯的乙炔点燃后也能放射出两千度的高温,足以熔化任何钢铁。
只不过钢轨焊接是面与面的连接,不是点或者线的连接,用气焊加焊条的组合最多也就围着焊接面转一圈,但里面仍然是断开的状态,这样的焊接是根本没有意义的。
林飞并不是傻子,所以他一下就懂了罗冲说的‘熔焊’是什么意思,按照字面理解,这就是先将两根轨道的接头拉开一段微小的距离,然后在外面和底部用模具固定,再将烧红的液态钢水浇铸进去,用现场浇铸的方式将两段钢轨熔接在一起,这样就能形成面与面的接驳,熔接完成后再打磨一下就可拿来使用了。
等想明白之后,林飞不禁拍手称赞,“首领这个办法太好了,如此一来,铁路就真的连成了一体,再也找不到接头了。”
罗冲随意的摆了摆手,他并没有想用这个办法获得别人称赞的意思,他只是继续提醒道。
“熔接这种方式,只适应无需改变线路的重载铁路,像是需要经常更换线路的窄距铁路肯定是不需要的,而且窄距铁路的载重也没超出承受极限,所以可以放心使用。
这个技术并不是什么难事,最笨的方法便是建造一个带有熔炉的车厢,沿着轨道边走边提供钢水用来熔炼接头,再往车轮下面增加一对蒸汽或者气动打磨机就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