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上千根桥墩,五百多座连起来的赵州桥!-《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不过说是拦海大坝有些不太标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口口插入海面的井。

    岸上的工程指挥大营,都快赶上汉部落一个县城的官署了,毕竟是要管理上万人,该有的管理机构是不能少的。

    筑平筑长老看着面前的巨大沙盘心潮澎湃,虽然他挂名了一个架海郡郡守,但是汉部落并没有让他亲自执政,反而让他去负责搞这个跨海大桥项目。

    不过直到他了解了汉部落首领的要求和想法,再等汉部落那些搞建筑的大佬做出实际模型之后,他才知道自己参与的这项工程有多么的逆天,规模有多么宏大。

    这个工程指挥部里,聚集了大量建筑方面的大佬,最后众人讨论了首领的要求,还有设计指标,然后又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共同做出了一个方案,并且飞鹰传书给罗冲,获得了工程审批。

    筑平在这个工程中,仍然没有行政管理的资格,他也不负责大桥主体的设计,他主要负责提供当地的水文和地理情况,毕竟他从小就是在琼州岛出生的,又是研究建筑的,对大桥的建设项目能提供不少的帮助,不过仅仅如此,筑平仍然十分满足,他觉得能够亲身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只要能让他看到大桥完工的那一天,就算让他当天死了也值了。

    跨海大桥的启动阶段,先是搜集当地的水文情况,确定高低潮水位,另外还有大桥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水下暗桥的地质情况。

    薛青窑特意从朝阳郡的余氏族高价聘请了一百个青壮过来,利用他们擅于潜水的优势,深入海底探明情况,再结合筑平给出的情况,他们终于确定了大桥建造的环境。

    从草原大陆这边,经暗桥前往竹岛,隐藏在水下的长度足有二十三公里多,如果加上两岸陆地上面的桥梁连接部分,一共需要二十五公里长的大桥总长。

    这么长的一座大桥,而且还是公路铁路两用桥,在这个世界上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跨海大桥的结构采用的是高架连续拱桥结构,按照罗冲给出的意见,那就是按照赵州桥的结构来建,这是汉部落目前的科技水平,以及材料水平,都比较合理并且坚固耐用的结构。

    海峡水面下隐藏的暗桥,主要地质结构是礁岩,最上面一层覆盖了珊瑚虫和贝壳形成的石灰岩,不过这不重要,汉部落用的是最下面的那层岩石。

    赵州桥的单孔拱桥,中间不设桥墩,主跨跨度足有三十七米多,但是这还不够,而且汉部落要修的这条跨海大桥足有二十多公里,一个拱是肯定不够的,所以罗冲的想法就是连续拱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