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让老百姓评判!-《贞观太上皇》
第(2/3)页
更何况,狄知逊很是清楚周寒虽然读书很是勤勉,但无疑见识文采他差多了!
是赏是罚?
李渊感觉他正在……不,是皇家医学院正在行走在一个十字路口上,顾虑徘徊。
向左,惩罚这些世家子弟,恐怕会让士子们认为院长偏袒寒门;而向右,撤回对周寒的奖励,那么从此医学院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事情的矛盾根源在于世家与寒门!
“周寒......某很看好你,你写的投书虽然文采不足,却情真意切,里面的学问是切真切实的刻苦研究的,这......二十贯钱,你受之无愧!”李渊走到周寒身旁,拍了拍的肩膀,嘴角露出浅浅笑容。
周寒的投书无疑是众人中最“精彩”的,当然李渊指的不是文采,而是内容上已经渐为贴近沙砾形成玻璃的科学原理。
当然他所写的与后世成熟的科学理论来讲还很稚嫩,但这一点已经很难得了。
尤其是“吾闻吴中有蚕室将病蚕投以盆中,未几有类纸之物浮于水面,晒干可用于书写,而纸张是由旧鱼网、薪柴等制成,所用自然之物不同,而得相通之纸张相同......
故吾以为,履底之沙砾能成千金之琉璃,概莫过于细微相通之物......”
周寒所提出的“细微相通之物”可是着实让李渊心中大吃一惊,这不就是元素吗?他在李渊的心中顿时升了一个档次,成了和玻耳同等的存在......
忽的,他看到了地上断裂碎成两半的狼毫,笔端处已经半秃,难怪投书里面的文字有些墨迹枯白。
李渊心底略有触动,开始仔细打量了几眼周寒,稚嫩的脸色透出几分历经沧桑的成熟,脸色有些苍白,血色不足,牙齿轻咬上唇,丝丝鲜血染在齿间。
他摇摇头,心里叹了口气,贫富之间的壁垒怎么可能轻易打破?
站在前面的狄知逊等四名士子,听到太上皇这句话,顿时就如同炸开锅一般,沸沸扬扬了起来。
这入了听涛阁的士子,哪位学习不刻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