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这样的回答让王洋有些无奈,却又不得不佩服,若他不是这样的性格,也不可能造就他的一生,亦无法造就他的传奇。 “只是如此一来,先生辛苦了。”王洋朝着苏东坡深深地拜言道。 “老夫既然为官,当尽其所能为天下黎庶做点事,若苦,便苦中作乐吧……”苏东坡哈哈一笑,笑声微显涩意,可是他的目光仍旧显得那样的坚定。 看着这位北宋文坛的巨子,单单凭着他每致一地,都能够让当地吏治清明,百姓称颂,就足以得见,苏东坡不但是文学方面极有建树,在吏治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一手。 可问题在于,这么个历史中的传奇,很有可能会再一次的因为他直言不讳而被再一次的贬谪,也不知道苏偶像去过海南没有,以他现如今已经五十多岁的年纪,指不定再被贬谪的话,真的很有可能会去海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了。 “昔日安石先生主持变法之时,虽然多有扰民害民之法,可是其中亦有利民之处,然变法一派失势后,朝堂所做的,非是择其利民之法而留,择其损民之法而没。而是但凡变革新党所倡的,皆不为旧党所容……” 苏东坡悠悠地长叹道。“安石先生与先帝一生的心血,自先帝驾崩之后,短短不足年余,新法尽废,也不知安石先生泉下有知,会作何想……” 听到了这,王洋不禁扬了扬剑眉。“其实,旧党也不是没有将新法尽数除之,而是他们觉得但凡是损害到他们利益的,他们才会强烈的反对,而若是不损害到他们利益的,他们还是可以做壁上观的……” “巫山何出此言?”苏东坡有些愕然地把目光投向了王洋,而李格非也同样是一脸的不解。 “例如大宋宗室制度的改革,二位先生可曾得见那朝中诸位大员反对过此法?”王洋一句话,便让这二位目瞪口呆。 “你是说前几日闹得沸沸洋洋的端王殿下入试科举一事是吧?”苏东坡一拍自己的前额。“还真是想起这事来了,事情的原委到底是什么,老夫一直在府中养伤,未曾出门,只是偶然得知,却一直未知详情……” “老师可还记得先帝在时,曾经以大宋宗族人口越来越多,加重朝庭财政负担一事,可是让先帝也头疼了很长的时间。最后还是安石先生提出之后,先帝决定,废除太宗皇帝所定下的祖宗规矩……许皇家宗室子弟入会科举入仕、经商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