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问题-《汉兴》
第(2/3)页
首先是担心一手建立起新军的徐世杨误以为自己要抢新军的兵权,他不想父子反目成仇。
另外就是,作为一个封建主,他确实不知道如何运用在这个时代显得过于新颖的新军——徐睦河倒是有信心用好陷阵和选锋,但大量长矛火枪组成的阵列似乎才是新军主力。
徐睦河知道,新军才是徐家称雄青州的根本,若是在自己手里打几次败仗,那些新加盟的坞堡主恐怕会有别的想法。
现在好了,徐世杨回来了,他能打败鞑子,用新军对付几个土豪武装武装没什么问题,若是能获得几次畅快的胜利,内部坞堡主的人心肯定会安稳下来。
说不定,自家势力可以顺势扩张出青州范围,周边莱州、登州、兖州、泉城府的地方势力,会望风来投。
徐世杨也存了类似的想法,对他来说,时间已经很紧张了,先用父亲的方法试一下,把人口和地盘拿下,之后在缓缓收复人心也不是不能接受的选择。
总之,一切先把鞑子大规模南下这一关顶过去再说!
徐世杨本人只休息了半天时间,随后重新接过新军指挥权。
徐睦河虽然并未插手新军的指挥,不过这段时间却毫不放松对新军的投入,因而此时新军已经有9个营,4200人之多,外加300不在新军编制之内的陷阵兵,合计4500人。
这个数字比徐世杨南下时的7个营3000人增长不少,主要是增加了两个新的步兵营“济远”(日照王家)、“威远”(日照其它坞堡主联合出人)。
另外骑马步兵营“靖远”扩充到500人。
如果不是战马实在难得,维持致远营现有的200骑兵已经非常困难,徐世杨估计老爹会把致远营也扩充到500人的正常规模。
徐世杨抓紧时间对现在的新军进行了一次检阅,但他看到的消息让人哭笑不得,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致远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合适的战马,不过他们人少还能维持,而且这个问题也好解决——徐世杨从江南都亭驿的鞑子使节那里牵走一百多匹好马。
给文相公和徐世柳留下一半之后,文家答应帮助他把剩下的50多匹海运到齐省来。
虽然不足以扩大致远营的兵力,但这些马可以有效补充正规骑兵的马匹缺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