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们看,那不是双座是什么?”杨晓东指着安-225左前方两三百米距离的一架战机,惊喜地说道。 他本来已经觉得不可能。 外面天色已经完全亮开了,虽然迎着太阳飞行,视线受到影响很大,可也能清楚看到那架机身侧面喷涂着蓝色505代号的战机,驾驶舱里面,有两个人的影子! “见鬼了!” 看着那架战机,程空差点掉了下巴。 “乌克兰什么时候有这教练机了?侧面的那架,应该是苏-27k,舰载机,大毛不是把大部分能飞的舰载机在苏联解体时候都转移到了莫斯科么?”连宋镜园都有些吃惊。 右前侧的那架单座战机,明显是苏-27k。 舰载机。 “也亏得那玩意儿能飞起来,外面都锈成那个样子了。”看着右前方的战机,外表斑驳不已,完全是颠覆了杨晓东对战机的认知,“这两飞机,好像没有什么区别啊,除了外表涂装……” 杨晓东对战机不是很熟悉。 除了基地里面停的那些。 毕竟,基地内的,都是超-7,是大三角翼带鸭翼,跟其他飞机比,一眼就认出来了,机头还跟米格-29有些相似,略微下垂。 “这么明显呢。右前方那架单座的,前面不是带鸭翼么?那是为了提升升力,缩短起降所需要的跑道而专门改进的设计。苏-27其他型号都没有这个……”宋镜园向杨晓东解释。 他一个开运输机的,对各型战机却非常熟悉。 谁说开运输机的不能有一颗深爱战斗机的心? 杨晓东仔细一看,好像确实是这样。 两架战机确实不同。 “鸭翼,不应该我们才有么。他们说,咱们国内气动技术储备不足,为了大升力,才不得已采用鸭翼布局。苏联人的气动技术储备,可以说在全球都是顶级的,怎么……” 杨晓东这番不要脸的话,让驾驶舱内的人没法回答。 鸭翼,怎么就变成红旗集团专有了? 人家好些国家的鸭翼战机都服役多少年了。 “也不知道那里面究竟是不是谢凯,特么的,也不啃声……” 两架战机除了引导航线之外,几乎没有跟安-225联系。 一直到进入哈萨克斯坦后,护航战机跟安-225之间的通讯频率改了,联系才多一些。 “没错,我就在这家双座飞机里面,怎么样,这架飞机霸气吧?” 双座的蓝色505里面,坐在机舱前面的飞行员扭头对安-225招手,甚至还带着笑容。 “有毛用,还不是一款教练机!”杨晓东气得话都说不出来。 亏得自己还为谢凯担心呢。 “教练机?老杨,你那眼睛,怎么长的?这明明是他们最新型号的苏-30!可惜了,该死的大毛,只留了一架原型机在这边……”谢凯的语气,很是幽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