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天才果然是天才。 这进度,比原本可是快了很多。 “谢顾问,这可不能说快要成功了,只是距离成功进了一步,地面可以模拟实验飞行过程,验证整套系统的设计是否有问题,并且对整个系统进行优化……”杨伟一脸笑容地看着谢凯摇头。 虽然没成功,铁鸟台只要搞出来了,很多设计就可以直接进行试验了。 进度会加快很多。 “电传系统会让战机的操控更容易,空中表现得更灵活、机动,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好,很好!”龙耀华当即大喜。 电传操控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战机的操作性能。 超7a上面也使用了这个,并不是全权限的三轴四余度数值电传系统,而是融合了机械操作系统的单轴纵向变稳系统。 这玩意儿,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电传操控系统的技术成果。 87年,沈飞等单位就开始利用歼教6来改装空中飞行试验模拟研究机,也就是单轴纵向变稳定性飞机,代号b1,不再使用机械操纵杆,而是采用纯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利用飞控计算机来操作飞行等,在90年获得了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 这也算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 不过,由于只是采用的单轴电传操控,飞机除了纵向俯仰方向是采用电传操作,其他方向依然是传统的机械操作,很多复杂的空中飞行模拟,这架技术验证机都没法承担,虽然技术含量很高,进步也很大,却并不具有实用性。 沈霍伊的研究,现在用歼8作为对象飞机,取得的成果不少,却并不是三轴四余度的操作系统。 611这边一上来就挑战难度最大的,如果不是红旗集团大量砸钱,加上不少单位配套,进度也没有这样快。 “十号工程也是融入了这套系统,等到完成试飞,即使无法追上世界上战机最先进水平,也不会差太远,应该达到中等水平。”宋大佬的话,告诉了龙耀华等首长,他们的十号工程在性能上会比原本军方给出的标准高很多。 更高兴的是谢凯。 如果四余度电传操作系统进度不快,歼10一开始的时候,是不会采用这样的操纵系统的,而是要等到完成试飞后,由杨伟团队来进行优化设计、排故公关、设计定型等工作,最终要等到2004年才能完成设计定型。 谢凯不希望等那么久。 要不然,一开始他也不会要求611这边先让杨伟他们搞四余度电传操控系统的公关。 整个四余度电传操控系统,核心是飞行控制系统,涉及到的计算机,404在大力投入;涉及到的传感器跟控制器,红旗集团数控系统研究中心同样在大力投入…… 基础的配套,有了,剩下的就要整个团队让这套系统完善起来。 不仅是硬件,还有软件系统。 逻辑电路、伺服系统、运算电路等,都需要有效地整合起来。 而铁鸟天一出来,这些系统是否有问题,直接模拟运行,在铁鸟台上仿真就可以轻易监测。 找出问题,再修改设计,事情就容易多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