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韦虎-《狂澜记》


    第(1/3)页

    一大早,身穿朝服的邺王便来找到杨白华,要带他一起前往台城面圣。

    “我今日要向陛下举荐你,陈主书吩咐,让你一定要表现得想急于谋个高位的样子,主动提出要为大梁领军,他自有办法达成你的目的。”邺王向杨白华叮嘱道。

    “一切都听邺王与陈主书的安排。”杨白华毕恭毕敬的回答。

    台城壮丽巍峨,殿阁崇伟。穿过重重的宫垣,来到了台城的正殿——太极殿。

    “你且在此等候,稍后自会宣你上殿。”

    “有劳邺王殿下了。”

    独自站在殿外,杨白华正开始有些百无聊奈的时候,里面传来洪亮的声音,“宣!仇池杨白华觐见!”

    杨白华忙来到殿门前,脱下鞋子,拱手快步进到殿里,稽首叩拜,“伪臣杨白华,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一个温润平和的声音传过来。

    “谢陛下。”杨白华抬起头朝皇座看去,只见一名慈眉善目的老人端坐于上,头戴白纱帽,手执玉如意,须髯灰白,目光矍铄,儒雅却又不失威严。

    “这就是梁帝萧衍了,果然有帝王之相!”杨白华心中默想。

    “听邺王说,你是北魏杨大眼之子,受奸人所迫,前来投靠于朕?”梁帝不紧不慢的问道。

    “是!”

    “永昌侯,这杨大眼也算北朝名将,也曾与你对阵,是你的手下败将。如今他的儿子却来投靠我大梁,你怎么看?”

    “永昌侯?那便是赫赫有名的韦虎——韦睿!”杨白华心中一边想,一边用目光左右扫视,要一睹这威震南北的名将风采。

    一名瘦高的老者缓缓站了出来,年事已高,须发皆白,但身姿依然挺拔,眼神明亮敏锐,声音也是浑厚稳重,“陛下,为今南北对峙,正是用人之际。而仇池杨氏,在北魏军中甚有威望,他若是真心来投,陛下当厚待之,以让北人感念陛下仁德,使人心归附我大梁。”

    “当然是真心来投!”邺王站了出来,在杨白华身旁跪伏下来,“小王愿以性命担保,杨白华绝无二心!”

    杨白华想起邺王的嘱咐,要他表现得急切,于是俯首高声说道,“杨白华真心归顺大梁,末将愿为陛下马前卒,领军北伐,定鼎中原,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这一来就想领军,还妄称北伐,莫非是笑话我大梁无将可用吗?”一个阴沉的声音响起。

    杨白华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一名面容瘦削的男人,年纪看起来和自己差不多,脸上挂满不屑的神情,眼里透着无尽的狡黠。

    “彦和,你有何看法?”梁帝转而向那男人问道。

    “陛下,虽然近年感陛下天威浩荡,倾心来附的北人不少,但此人一来便想要领军,如此急切,怕是另有所图,不得不防啊!”

    “唔……”梁帝若有所思的捋着胡须。

    陈庆之这时站了出来,“陛下,永昌侯和中书舍人所言,皆有道理,以微臣的愚见,不如先赐其宅院,以示陛下厚恩;再将其留在建康,暂不授职权,以作观察,假以时日,若确无二心,再择机任用,如此岂不两全其美。”

    “子云所言,甚合朕心!”梁帝高兴的说道,“此事便交由子云去处置吧。”

    散朝之后,太极殿外,陈庆之扶着韦睿,正缓缓而行。

    “今日这杨白华,若有其父的勇猛,对我大梁可算是添了一员虎将。”韦睿喃喃的说道,“只是他初来乍到,今日确实表现得过于急切了些,连老夫也猜不透他是否真心归降。”

    “不瞒先生,其实学生前几日已经与杨白华见过……”陈庆之低声将事情来龙去脉简要说与韦睿。

    “原来如此,这杨白华看来是无法为我大梁所用了,可惜。”韦睿叹息着。

    “不过,杨氏擅驭骑兵,先生也说过,当年其父所率之铁骑,可谓当世最强。如今他愿意指导学生骑兵之法,还可以详细了解北魏骑兵的组织,战法,也算一件难得的好事。”

    “骑兵是北朝历来的优势,也是我们最大的劣势,若能更深入的了解北骑的情况,甚至能训练出一支可与其抗衡的精锐,下一次南北之战,必将获益良多啊。不过你要记住,临阵交战,兵种,装备,甚至兵力,这些都不是决定因素,士气和指挥方为关键,决死之师,可溃数倍乌合之众。”

    “学生谨记!”

    “说起来,你让杨白华故意表现得急切,看来中书舍人朱异的反应,也是你意料之中咯?”韦睿笑呵呵的问。

    “朱彦和生性多疑,又一向不喜欢那些北朝降臣,甚至常常轻视羞辱,所以只要杨白华表现出争取的样子,他必然会打压反对,而陛下向来宠信中书舍人,肯定会听取他的意见,学生只不过顺水推舟而已。”

    “你倒是给了这杨白华一个天大的人情啊!”韦睿笑着指了指陈庆之,“而且还谁都不得罪,你这和稀泥的本事,老夫不及也。”

    “对了,刚才散朝时,邺王对学生说,在淮月楼设宴,还要学生一定邀先生同往。”

    “邺王也是精明之人啊!”韦睿轻捻着白须,“本来一直也没有什么交集,现在借杨白华之事,同时交好你我二人,邺王深谙此道啊。”

    “那,先生要去吗?”

    “不去岂不是辜负了邺王美意。在朝中多个朋友,总归是好事。”

    “那学生陪先生回府更衣,然后一同前往。”

    淮月楼就坐落于秦淮河畔。四层楼阁,丹楹刻桷,富丽堂皇。

    陈庆之和韦睿一同乘着车架前来。刚下了车,便看见邺王与杨白华早已等候在大门口。

    众人上前见礼。“永昌侯与陈主书能大驾光临,元树深感荣幸,深感荣幸啊!”邺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邺王太多礼了,我等何德何能,竟让邺王亲自到门口迎接,实在是让老夫诚惶诚恐啊。”韦睿客气的答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