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为什么我们都爱〈重庆森林〉?》 “……一部连主角名字都没有的电影,为什么会压过那些好莱坞大制作,受到众多年轻人和都市新青年的如此喜爱? ……其实小编也喜欢看喜剧片、动作片、特效片这种,看的时候笑出腹肌,或者被炫目特效、精彩打戏、快节奏剧情弄得眼花缭乱,然后肾上腺素激增,觉得这电影真好看!过瘾! 然后呢? 没了。 睡一觉或者吃顿饭的功夫,这件事情就成为了不太会想起的过去式。 因为快餐电影就是这样,好看,看着放松,不需要反思什么的,毕竟这年头大家都挺忙的,压力大、节奏快。 可是唯有一点,看完基本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庆森林》不同。 王奈杰是一个真正的天才,能用充满想象力的镜头和音乐,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电影原来还可以这样拍! 主角没名字,节奏极缓慢,剧情天马行空,对着毛巾说话的深井冰…… 他能够把肥皂、毛巾、罐头甚至一间屋子这样没有生命力、现代工业量产的“物品”,放大为人的感情寄托,再用破碎的充满诗意的语言,打造出一个奇妙的电影世界,进而引发现代都市年轻人,70、80乃至90后感情上的共鸣。 能够将现代都市社会化的普通场景,用真正生活在国内年轻人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就是天赋,对于电影的灵性,一种特殊的才能! 基本上,如今所有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文艺青年,都活在一种《重庆森林》电影似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忙忙碌碌、奔波劳苦,生活在人际关系淡薄的狭小空间中,靠着无数的动画、电影、电视剧之类虚拟信息作为精神食粮而成长的。那些所谓的事业、工作、人生目标,大事件,全都在后现代的氛围中,碎裂成跟于己无关的风景。 砰! 所以我们才会被《重庆森林》击中心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