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合作社的具体规划-《草莽年代》


    第(1/3)页

    “亚东,别说胡话了,鸭子可以每家每户少养点,田地还是要种的,不然我们吃啥?退一万步说,每年还得交上交呢。”田叔笑着说道。

    “是啊,也只能这么办了。”

    很多乡亲们纷纷点头,认为也只能小打小闹。

    不过即便是少养,一家养个十只,平均一只鸭子赚一块钱,也有十块,而鸭子三四个月就能长大,一年至少能养两拨,也能有个二十块的收入。

    二十块钱,这年头能供一个孩子上一年学,总归也不少。

    “大家静一静,太别急,让我一次性把话说完。”

    李亚东笑了笑,乡亲们能想到的这些问题,难道他会没考虑?

    众人听他这么一说,纷纷安静下来,想听听这有大学问的留学生,能有什么好主意。

    “我说不种田,当然不是说让大家饿肚子,因为在我看来,将田地用于种植水稻、种蔬菜,经济产值太低。”

    要知道他们这里地处长江中下游,可谓真正的鱼米之乡,农村人每家每户都种水稻,眼下又是一九八八年,不像过去,吃不饱穿不暖,自从七十年代末,国家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也大幅提升,现在每家每户年终还能有些余粮。

    所以大米在他们这里,真的不算什么稀奇东西。

    而不稀奇,也就意味着廉价。

    “叔,问个问题。”说到这里,李亚东扭头望向旁边的方驼子。

    “你说。”方驼子笑了笑。

    “咱们村平均一亩水稻,能收获多少粮食?”

    “现在要比以前多得多。”方驼子呵呵一笑,“我们现在种的是杂交水稻,亩产能有一百五六十公斤的样子。”

    我去……才这么点?

    李亚东楞了一下,比他想象中的还少,袁院士这个年代应该已经有所创举,他原本猜测至少能有个三四百公斤。

    当然,他也就是个门外汉,胡乱瞎猜,因为犹记得日后的水稻亩产可以达到一千多公斤。

    看看方驼子一脸得意的模样,以前的亩产只怕得打个半折,也真是替中国人的肚子捏了把汗。

    “好了,我算它两百公斤,也就是四百斤。目前粮食的价格应该是两块出头一斤吧,那也就是说,一亩水稻,它的单季产值是八百多块钱的样子。”

    底下众人虽然竖起耳朵认真听着,但都显得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从养鸭子的事情上,扯到粮食产量上面。

    “那大家知道……一亩水塘,如果用心养殖的话,一年可以出多少斤鱼吗?”

    此话题一抛出来,众人面面相觑,村里虽然有两口水塘不假,但绝对没有用心养殖,原因很简单,买不起鱼苗,也就随便养养,放个几尾鱼苗,年底有个年肉吃就行。

    这时,始终没有说话的李亚民,开口道:“养得好的话,一两千斤应该不成问题。”

    他生活在县里,本身也有些文化,见识自然不是一年到头不怎么出门的村民们,可以比拟的。

    李亚东看了他大哥一眼,笑了笑,“咱们村要是养鱼,没理由养不好,因为……我们有鸭粪,到时还得悠着点,不能弄太多,不然太肥了容易把鱼塘弄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