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六 棘手的对日外交-《七海扬明》
第(1/3)页
对虾夷地(北海道)和库页岛的拓殖方面,合众国相对日本来说是后来者,早在十五世纪,日本人就登陆了虾夷地,在那里建立了和人地,接着松前藩从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手中获得了对虾夷地的支配权,日本人顺着虾夷地海岸线北上,很快就在库页岛南部建立了小规模的捕鱼点,并且展开贸易。
在日本人之前,来自大陆的土著和库页岛的土著就有贸易,在元代的时候,一些丝绸从虾夷地方向输入,一度被叫做虾夷锦,后来日本人加入,把在库页岛进行的贸易称之为山丹贸易,日本人用铁器、盐和衣服换取乞列迷、索伦等部的兽皮、金沙和鱼获。
而山丹贸易和日本擅自把库页岛列为领土都一系列行动,满清政府都处于茫然无知的状态,一直到社团开拓到了这个地方,先后占据了黑龙江两岸和库页岛。
一开始,合众国无视了日本对库页岛的开拓,进入库页岛进行拓殖活动,实际上,这种无视并非有意,一直到崇祯十六年之前,合众国甚至从未发觉日本人的渔民,只是知道有山丹贸易这种事,后来,合众国参与了山丹贸易,手中大量的文明国度商品迅速把日本商人挤出了市场,而松前藩索性与合众国进行贸易,生丝、茶叶和生铁进入松前藩手中,换取了木材、奴隶和金银,山丹贸易成为了两国之间半合法的贸易。
而合众国对北方的开拓从未停止,特别是对虾夷地周边,因为捕鱼和捕鲸活动,在拓殖开始后的数年里先后占据了千岛群岛各个岛屿,并且在上面建立定居点和村镇,完成了事实占领,为了增加南北航线中转点,为东方港的船只安排更近的不冻港,虾夷地西部的附属岛屿利尻岛被选中,这个受日本暖流影响而全年不冰封的岛屿成为了东方港的冬季锚地,而上面还建设了一些建筑和别院,供东方港的一些富商和高官过冬。
因为虾夷地并非松前藩的核心利益区,而新式的山丹贸易带来了大量的利润,让松前藩对合众国的拓殖表现出了默认的态度,在原本的历史中,松前藩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向幕府进贡的全国地图《正保御国绘图》中,虾夷地和库页岛都列为日本领土,而在现在这个时空中已经没有库页岛和虾夷地周边的附属岛屿。
随着大量移民进入永宁行政长官区,解决粮食问题成为了永宁行政区的首要问题,在广袤的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岸,哪怕是肥沃的黑土地上,也无法种植稻米和小麦,真正的粮食作物只有低产的燕麦、大麦,永宁行政区的主粮一直到目前为止都是土豆、玉米和红薯,包括稻米、小麦都是从大本营和周边国家输入的。
永宁一直致力于解决主粮无法自产的问题,迫切的需要一块可以种植水稻或者小麦的土地,而虾夷地很快落入了永宁行政区的视野之中,虾夷地这个巨大的岛屿上分部这诸多平原,包括后世被称为石狩、勇拂、十胜等几个大小平原,其中石狩平原还是后世日本第二大平原,盛产水稻。
未免过度刺激已经在虾夷地南部半岛扎根的松前藩,永宁行政区派遣几个内藩和外藩部落进入虾夷地,利用先进的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横扫石狩平原一带的诸多阿伊努人部落,随后就是大批从南直隶和浙江的移民赶到,占据了石狩平原。
对虾夷地的拓殖已经持续了四年,前两年以军事征服土著为主,后来则大量开垦土地,而正是因为石狩平原出产的稻米,让合众国与日本的关系一下紧张起来。
对于日本来说,稻米产区就意味着人口和国力,要知道,日本的各个藩国都是以石高为单位划分的,石高大部分就是指的稻米产量,松前藩占据的虾夷地南部半岛多是山地丘陵,渔业和毛皮丰富,却是不能种植水稻,所以松前藩也是日本少有的没有石高的藩国。
眼瞧着合众国在石狩平原种植出了水稻,松前藩无比艳羡,再加上日本从室町时代起就认为虾夷地是日本领土,以至于日本的实权统治者都拥有征夷大将军(当时本州岛北面也属于虾夷势力)的称呼。所以从去年末开始,松前藩率先提出要求合众国退出虾夷地,遭到了拒绝。
而松前藩除了抗议显然没有其他好办法,一方面山丹贸易利润可观,松前藩不想失去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贸易体系,而另一方面,松前藩实力不济,这个没有石高的藩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也只占据了南部贫瘠的半岛地区,对虾夷地的拓殖断断续续,军事实力本就不强,而如今合众国在虾夷地拥有移民两万余,六个内外藩部落共计万余人,实力强横,绝对不是松前藩可以应对的。
所以松前藩把问题交给了江户的幕府,由幕府进行交涉,也就产生了合众国与日本之间的外交争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