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十一章 请用力批评我-《咸鱼的自救攻略》
第(3/3)页
“怎么可能!”
楚垣夕最近刚好扫到一条新闻,正好拿出来敲打他一下:“你干的是科技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产品,商业越天才越可能扯后腿好不好?你知道直播答题吗?”
“听说过,答对所有题就能分百万奖金的那个?我从米国回来之前火过一阵。”
于是楚垣夕简明扼要的说:“国内也火过。我给你讲个天才的故事,直播答题的鼻祖叫罗斯,2012年就看到短视频的潜力了,比神马快手、段子之类的都要早,创业之后被推特并购。2017年二次创业,直奔直播答题!
人家不是做移动互联网之后凑巧想到做直播答题,人家是拿直播答题当创业的点子,天才不?这个天才的公司上周倒闭了。公司账上一度钱多到数不过来,融资曾经很顺利,但是倒闭了。”
说到这里楚垣夕也不由得回忆起当初的一幕,主要是想起2018年1月8号的那个寒冷的晚上,刚刚穿越的时候他是看到直播答题的新闻,看到“某某某撒币”,这才醒悟过来是自己穿越了。匆匆两年过去,当初撒币大军里边只有张铭越来越好,其他人真是恍如隔世。
这种米国那边的业界动态连顾鸿茹也不知道,不由得问:“为什么呀?”
“太天才了呗。天才到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商业逻辑,产品没做好,迭代出问题,把应该用在开发上的钱用在推广上,然后还跟自己的金牌主持人撕逼。”
发完这些楚垣夕自己都乐了,直播答题首先是直播,直播就是做内容,就需要KOL。把自己的KOL撕走,内容不做光做推广,这还真是天才呀……
但实际上,以上这些都不致命,致命的是这位天才始终都没找到商务逻辑在哪,靠撒币吸引流量,来的是真快,但只适合广告营销,不适合做留存。
特别是,拿这个点子创业有悖论,因为它就不适合初创公司,用户毫无忠诚度,完全只是为了钱。因此,就算能做到流量聚集,让广告收入大于撒币和买量的支出,一旦大公司山寨过来,几乎是被人一抄就死。
特别是这家大公司是脸书的时候……
此时顾鸿茹的背后站着她的爷爷,也就是海易的母基金的掌门人顾宜群。看微信里的发言如此精彩,顾宜群布满褶皱和断层的脸上挤出一抹笑意:“行,这个姓楚的年轻人可以,你应该投他。”
顾鸿茹顿时发出杠铃一样的大笑:“爷爷,人家手里有三百多亿呢,比您有钱……”
她知道为什么楚垣夕会突然开始讲罗斯的故事,因为,罗斯创建的短视频产品叫Vine。无论他后来有多天才,当初这款短视频鼻祖确实是不世出的牛逼产品,奠定了他大神级别的江湖地位,也是他后来能够以一己之力融到那么多钱搞直播答题的根由,做撒币的没钱可不行。
可惜这个世界是以成败论英雄的,罗斯要是做成了,就是“英雄一身是胆”,现在失败了,只能和当家主持人撕逼。
当年和罗斯一起做Vine的还有两位大神,一个叫杜姆,一个叫科林。科林和罗斯在推特收购Vine之后一直继续为推特工作,而杜姆霍夫曼很久以前就退出了,然后独自研发另一款短视频应用,名曰Byte。
这是一款功能还没做齐全的应用,但是特征鲜明,短!抖音曾经要求所有视频不高于15秒,现在已经打破又打破了,而Byte要求最高不超过6秒。
一月底byte已经上线,楚垣夕不但已经体验过,而且上周在顾鸿茹的引荐之下,和杜姆匆忙的通了一次视频。
那时他还在监督社区管控应用的测试,确实十分匆忙,所以杜姆化缘的效果很不理想,。事后楚垣夕不无怨念,告诉顾鸿茹说:“其实我没多少钱,特别是这种需要$投资的。”
顾鸿茹也发现自己可能错误的把楚垣夕当肥羊了,特别是在他动念投资濮明易之后,但是很奇怪,最近他又改口了,不知道为什么,说巴人有4000万$的活钱可以用,Byte的事可以重新考虑。
(肯请书友们看书之余在书评区点个打卡,这样据说能够做活动给书友们发起点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