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 谨小慎微-《咸鱼的自救攻略》


    第(2/3)页

    想到此处,他又问:你就不想在海外推点app做点应用之类的?你知道有一家叫做赤城科技的公司吗,马上都要ipo了。

    楚垣夕在网络那边点了点头,倒不是认可张铭的说法,而是觉得张铭看好赤城科技这件事情顺理成章;觉得张铭就差说一句:那是学我的。

    他的回复是:不做不做,赤城明明是个反面教材。

    赤城科技,实际上被称为海外版头条系,因为和头条系采取的战术从模型到框架几乎一般无二,都是打造app大军,只是具体的应用不一样,市场环境也不同。

    头条系是用头条app、抖音火山西瓜等等一拖拉机的应用组成app矩阵,之后把流量通过头条系引以为傲的机器算法也就是所谓的ai引擎,在广告平台内进行分发,这个广告平台就是大名鼎鼎的“巨量引擎”,也是头条系主要收入来源。

    而赤城的app矩阵包括谷歌商店2015年度全球最佳应用“锁屏大师”、带有搜索引擎和信息流推荐属性的“solo桌面”、“应用锁”等等一系列应用和游戏,然后同样把流量归集到ai引擎solo    aware里,和广告平台进行对接。

    这套体系被投资圈称为“cba”模式,c端b端+ai。有头条系珠玉在前,750亿$的估值让人怦然心动,赤城自然得到得到资本的大量追捧,上市之路一片坦途。

    可是冷静下来看,即便马上ipo了,赤城科技的市值能有多少呢?无非二三十亿而已,巴人集团可以买十个!

    而在楚垣夕的评判标准中,赤城的ipo操作确实做的漂亮,问题是这个企业已经做了七年啦,整个应用矩阵加起来才3500万的日活跃,做这种事情有多大意思呢?全部应用加起来和《乱世出山》手游的dau差相仿佛,《无道昏君》今天搞完活动,不知道dau能到多少,但也不会差太多。

    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情况,在外海市场做应用并不好搞。

    是赤城科技方法不对路吗?人家使用了“copy    from    china”的办法,把国内由头条系印证成功的方法论搬到海外,但是实际效果需要重新认识。

    是技术问题或者产品质量问题吗?人家获得了谷歌的“顶尖开发者”头衔。

    因此打造海外版头条系这件事情肯定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但楚垣夕处于一种外人看来好高骛远的状态,难度大,性价比低,对他来说就变得缺乏价值。

    张铭就觉得他好高骛远了,连赤城科技这么鲜亮俊俏的广告平台都看不上?

    于是他问:喂,你了解赤城科技嘛你就反面典型?

    楚垣夕:我还真了解过,我要决定投不投他们的广告啊。他们所有app加一起只有3500万dau。

    张铭心说你这话被人听见非得气死不可,什么叫“只”有3500万dau?3500万很少吗?啊——

    实际上广告费怎么花应该是莫妮卡来决定,但是这件事必须楚垣夕来拍板,因为这不单是撒钱的问题,还隐含着应该把保护费交给谁。

    最终,因为考虑到给社交媒体平台撒钱,巴人集团整体能上他们的白名单,今后即便有什么违规之处也不至于被封杀,所以决定还是把广告投给谷歌、脸书和推特。这个红利是打公司标签的,不但是现在的app,今后推出的app也能享受到红利待遇。

    而赤城科技的广告引擎就天然不具备这种优势,因为他们的app是单纯的应用而不是平台,不存在违规不违规的问题,也就没有所谓的白名单。

    很快楚垣夕关上了微信,因为新情况出现了。

    巴人这边经过一段时间的投放之后,最大的爆款没出自李子风的古装视频,没出自巴人自己的大主播和艺人,也没出子其它形式下的制作比如椒图的漫画之类的,反而在从不起眼的角落中,一个作品异军突起。

    这个作品,来自岛国一位非著名声优,名叫野竹千香,内容是一段岛国语配音的动画片剪辑二次制作,是用来应聘巴人信息的。

    陆羽搞b站虚拟偶像的战术是直接从岛国签声优,但是签谁是个问题。因为刚刚产生这个动议,也来不及刷人,于是陆羽准备普遍撒网,当好一个海王。

    然后站在近水楼台上的就是这位给《乱世出山》手游岛国版配过音的小姐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