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同道中人-《咸鱼的自救攻略》


    第(2/3)页

    看雷思云走了,几个成功人士面面相觑,然后纷纷低头吃了起来,只是各怀心思。尚周的秃顶埋得最深,他十分清楚自家的情况,已经到了必须被人收购的地步,因为融资已经融过E轮,但估值才8个亿。

    这个估值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一家真正的科技企业,估值天使轮在五千万上下是正常的,A轮最少两亿,低于两亿就会让人觉得有问题。

    B轮估值最少五亿,实在没有五亿,四亿也可以。如果无论怎么讲故事都到不了怎么办?不融B轮,改个名称,融A+轮。

    C轮估值不到10亿是肯定不会被人瞧得起的,但是C轮毕竟比较有弹性,不同的投资机构给出的估值模型不一样,有的按市盈率,有的按市销率,有的按市占率,估出来的值会相差几倍,所以哪怕低一点还好说。

    为什么每轮估值都要有较大的成长?因为只有这样,前面进来的投资者才有利润空间,哪怕是账面浮盈也好,这样大家都好交代,处于健康的状态。

    比如说B轮估值4亿,C轮估值10亿,投资者并不是赚到150%,因为B轮融后估值不是4亿,而是4亿+融资额。假设B轮融到1亿的话,如果C轮仅能估到7个亿,B轮的投资者连50%的利润率都没有,这在早期投资来说根本不叫成功,称之为提心吊胆反而更合适。

    但是您融资都融到E轮了估值才8亿,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您比较能忽悠,能找到冤大头,第二就是企业肯定缺乏吸引力。

    问题是科技企业,就算一直亏损,只要技术确实牛逼,有能够衡量里程碑的标志性成果,融资根本不是问题。

    比如同样正在冲刺科创版的澜起科技,当家人是天朝芯片设计第一人杨崇和,当年尴尬到什么程度?2005年推出首款自研的DDR2内存缓冲芯片,但是因为技术验证周期太长而没人用。于是整个研发费用都烧成了空气。

    可是因为技术确实过硬,钱根本不是问题,于是继续烧钱,2010年又研发出了DDR3,终于上市热销,最终在2013年推出DDR4被inter认证,确立为行业标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