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昭把折子有方下,然后砸么砸么嘴,但是她还是叫着秦姑姑:“咱们走吧。” 秦姑姑又不解了,方向茶碗道:“怎么走?您不陪万岁爷看折子。” 看挨骂的折子还不得发火?谁在边上受气啊? 李昭道:“今晚月色正好,咱们也去消食溜弯去。” **** 令李大人失望了,皇后没有救王阳明,王阳明很快入狱。 而相反的,大太监赵瑾开始一日比一日风光。 赵瑾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记性特别好,骂过他的人他都记得。 刘健都致仕,还打算抓回来游街,尚书崔静业致仕了,但是没关系,崔静业家里很穷,罚款,罚的裤子都穿不起了。 同时还搞发明创造,因为对文官的惩罚,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可是有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能打杀,只能罚,有廷杖,枷刑等,廷杖能打死人,枷刑本来不会死人,但是赵瑾会让人在下面加个大铁铃铛,这样人直接就沉死了,看没打杀吧? 很文明。 于是凭着这些文明的刑法,朝廷被赵瑾“治理”的十分和谐,没人再敢吵他了。 李阳东和杨宁都得了一个新的称号,叫做“伴食宰相”。 唐朝有个叫怀慎的人,和姚崇同为宰相,因为自知才能不如姚崇,所以上朝从不敢做主,一下朝,就带领百官到尚书省都堂吃饭,贵为宰相,没有作用,只陪大家吃饭,不就是伴食宰相吗? 这是说两个辅臣没用,都听赵瑾的了。 于是大家都期望内阁能入一个有志气的阁老,能带领大家反抗内侍的压迫,毕竟内阁还空个位置,还有希望。 这日内阁几人就在三楼商讨,一个位置空了这么久了,也该选人了,但是选谁? 看看大家的意见吧。 可是今日早朝上,有人投匿名信揭发赵瑾罪行,找不到人,赵瑾就把三百多人都拉到奉天门门口,集体下跪,大热的天,很多官员都中暑了,高迁不忍心,派小太监给众人送西瓜解渴,赵瑾发现后十分生气,然后一旁的太监黄伟出无义愤,故意对官员说反话:“信中所书,都是为国为民之事,好男儿一人做事一人当,何必牵连他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