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三国之最风流》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book chapter list     第一更。

    ——

    荀贞在瘿陶城外驻兵两日,等来了王芬的回文。

    却与田丰的预料不符,王芬没有采纳“击真定以分裂贼兵、先取褚飞燕、后击其余诸贼”的计策,而是令荀贞与郭典合兵北上击杨氏。

    饶是以荀贞喜怒不形於色的城府,看到这条军令后也差点没把它揉成一团扔出去。

    田丰没他的城府,当即变色,说道:“王文祖名列‘八厨’,我本以为他是一个智谋高远之士,却不料竟是如此的智短谋浅!竖子不足与谋!”

    文祖,是王芬的字。

    昨天宴席上,田丰没有表现出他刚傲的一面,今天荀贞见识到他火爆的脾气了。

    郭典愁眉不展,说道:“褚飞燕诸贼都退去了杨氏,彼等有数万之众,又有坚城为凭,杨氏城南且又有洨水为壕,而咱们这边,我与中尉合兵亦不足五千之数,如何击之?”

    荀贞上次献策建言,王芬没有听,这次仍然没听,两次不听的原因一样:害怕褚飞燕击高邑。

    郭典唉声叹气,又说道:“方伯此令、方伯此令……,唉。”

    田丰断然说道:“府君、中尉,王文祖此令乃是昏聩之令,绝不能从之!”

    郭典苦着脸说道:“军令如山,怎能不从?”

    田丰凛然说道:“‘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守,君命有所不受’。”

    ——此话出自《孙子·变篇。

    郭典问荀贞的意思:“中尉以为呢?”

    “府君,冀州生乱,诸郡自保不暇,现可用之兵除了数千州兵,便只有你我两郡之兵。你我两郡之兵如果覆亡於洨水之岸,则巨鹿、赵郡,包括高邑都将不复我有。”

    “中尉的意思是?”

    “方伯击杨氏之令,实不可从。”

    “牧伯权重,我等如不从命,恐会受劾。”

    本朝的刺史远比前汉权重,从一个细节就可看出:本朝自光武皇帝以来,在皇帝颁发的正式诏书中经常会把“刺史”放在前,把“二千石”放在后,而这种把“刺史”置於“二千石”之前的写法在前汉是几乎没有的。前汉的刺史只有监察部内郡国守相之权,而本朝的刺史还能干预地方政事,并从安帝、顺帝年间起,因为随着戚、宦之祸的加剧和皇权的日益削弱,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各地起义此起彼伏,刺史又被普遍地被赋予了领兵统郡之权。

    去年初,王允被朝廷拜为豫州刺史,携荀爽、孔融诸州吏至颍川,就曾统带郡兵协助皇甫、朱俊平乱,在皇甫嵩、朱俊转去别州之后,豫州的兵事更是由王允全权负责。

    豫州如此,冀州亦不例外。

    荀贞、郭典如不服从王芬的军令,王芬固然无权处置他俩,可却能上书朝中,劾奏他二人。

    前汉时,“州牧奏二千石长吏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吏案验,然后黜退”,本朝则是“不复委任三府,而权归刺举之吏”,“有所劾奏,便加退免”。这也就是说,只要王芬劾奏他俩,不需要像前汉时还得再由三公遣吏案验,朝中马上就会对他们加以“退免”。

    这也是为什么荀贞此前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按照王芬的命令带兵来了瘿陶之故。

    不过这一次,他不打算再听令了。

    “府君勿忧,我自有办法劝方伯收回此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