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谢南渡知道陈朝在想什么,沉默许久之后,她说道:“如果说真有开头,那也是那个红薯。” 陈朝愕然,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少女很喜欢吃红薯,但没有想过,那个红薯的分量在少女心中如此之重。 他在耐心等着眼前少女的解释,可惜的是直到最后,谢南渡都没有详细说起,只是摇头道:“我怎么想,告诉你没有意义。” 陈朝哦了一声,对这个答案,不可谓说不遗憾。 有些事情,他自己想得明白,但是对于面前的这个少女,有很多事情,他即便去想,好像也想不明白些什么,这让陈朝一度很是苦恼。 眼前的少女实在是太聪明了。 她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聪明。 两人一路闲聊,很快便到了书院门口,两人都不约而同抬头看了一眼那大门前的书院两字,而后继续往前走去,不过数步之后,少女便有些后悔带陈朝来到书院了。 因为此刻两人身前,站着一个高大男人。 很多人没有见过大梁皇帝的长相,但很少有人会不认识那袭帝袍。 陈朝下意识地已经把手放在了刀柄上。 谢南渡则是缓缓行礼。 是一个万福。 大梁皇帝看着谢南渡手腕处故意露出的两个镯子,知道这位谢氏才女的心思,但没有说穿,只是有些赞许说道:“果然是朕的皇后都喜欢的女子。” 谢南渡轻声道:“陛下谬赞。” 大梁皇帝说道:“退下吧。” 这话看起来只有三个字,但实际上却是一位帝王的旨意,谢南渡不离开便是抗旨,但她确实没有动。 大梁皇帝淡然道:“听你的老师说,你志向远大,难道便不想看到那一天?” 谢南渡沉默不语。 她自然有自己的坚持。 大梁皇帝摆手道:“朕今晚不会杀人。” 听到这个答案,谢南渡这才又行过一礼,然后撑伞离开了这里,这一次连看陈朝一眼的举动都没有。 大梁皇帝这样的人物,今夜说不会杀人,那么就不会杀人,她丝毫不担心。 陈朝的手却还是没有从刀柄上放下,面对自己这位叔父,哪怕不是第一次见面,他依旧有着极大的危机感。 天家无亲,他对自己的儿子都没有什么感情,就更不用说,对他这个侄子了。 大梁皇帝审视着陈朝,这是两人的第二次见面,第一次是在皇后崩逝的那一天,当时大梁皇帝不知道因为什么想法,反正始终没有出手将这个少年杀死。 “有警惕的心是很好,但你现在这只手不管是握住一把刀还是握住一百把刀,都没什么意义。” 大梁皇帝和他的谈话开始了,这一次好像依旧还是以他率先开口作为开始的。 陈朝听着这话,说道:“陛下的话很有道理,但一只蝼蚁若是很害怕,即便是结果不会改变,但握住刀和不握住刀,差别会很大。” 大梁皇帝点了点头,说道:“就这一点,你便比你的那位兄长更像是你的父亲。” 陈朝沉默不语。 “朕和他是很好的兄弟,他若是一直活着,朕会在北方一直做个闲散的藩王,打猎骑马很快活。”大梁皇帝的眼中有些缅怀的意思,他看着陈朝,便好似看到了当初的那位兄长,两人之间的感情并不浅,即便他也想要和他争过皇位,但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将对方害死。 “坊间一直流传当初皇兄是朕害死的,朕可以告诉你,并不是。”大梁皇帝轻描淡写地开口,声音仍旧平淡。 陈朝说道:“我这些日子想了想,觉得陛下也不是这样的人。” 能够独自闯过漠北三万里的人族君王,怎么可能做过这些事情。 大梁皇帝问道:“宋盈虚要带走你,为何不跟着他走?” 陈朝回答道:“之前告诉过陛下了,我对陛下的天下没有想法,我不想坐陛下的位子。” 这件事,最开始的那次见面,陈朝便已经告诉过大梁皇帝了,如今他又再次重复了一遍。 大梁皇帝淡然道:“想不想坐朕的位子暂且不去说,既然已经想明白在神都有可能会死,为何还留在这里,性命在别人手里攥着,便不觉得心慌?” 陈朝说道:“自然心慌,但另外一条路,我不想选。” 大梁皇帝问道:“为什么?” “喜欢的姑娘想的是什么时候收复漠北三万里,我要是为了自己的小命而选择站在她的对立面,她会很伤心。”陈朝想了想,给出了这么一个答案。 大梁皇帝说道:“一个情字。” “陛下不也对皇后娘娘用情极深吗?” 陈朝声音有些缅怀。 大梁皇帝说道:“原来我们陈家,都是痴情郎?” 这句话没有什么情绪,谁也不知道大梁皇帝此刻在想什么。 或许正如某位陈姓读书人说过,世间唯有痴情,不容他人耻笑。 陈朝没有搭话。 大梁皇帝看着他,说道:“如今有一万个理由,能让朕杀了你。” 如今的大梁王朝,如今蒸蒸日上,国力正强,陈朝却是一个极为不安定的存在,杀了他,可以将无数多未来可能生出的麻烦此刻尽数消解。 陈朝平静道:“但不是今夜。” 大梁皇帝摇了摇头,“不是今夜,那今夜之后的每一夜,你都要担忧是否会就此死去。” 陈朝握住刀柄,沉默不语。 大梁皇帝忽然笑了笑,然后来到陈朝身前,一挥袖,这一下子直接砰的一声,让陈朝横飞出去,撞在一棵柳树上,柳树顿时摇晃起来,陈朝则是跌坐在柳树前,站不起身。 他手握刀柄,还没能拔刀出鞘。 “握住刀没有意义,什么时候能拔刀杀人才有意义。” “体魄打熬得不错。” 大梁皇帝负手而立,淡然道:“朕这一生行事无愧于心,做过的事情,朕不会后悔,不管你信与不信,朕都不会想着杀你,至于你什么时候想要杀朕,都可以随时来找朕,朕永远给你杀朕的机会,就在你我叔侄两人之间。” —— 八千字,久违的大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