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穿越千年的秘密(二)-《北亭奇案》
第(2/3)页
三人再次叩拜,然后起身。
李起泗不等两人发问,主动解释道:“此剑名为隿尾,世人却常常称其为鱼肠,乃上古奇兵,千百年前交由我李家守护,李家曾立下重誓,剑在人在,剑亡人亡。到我这辈,已历经千年,现交托尔等,望你们谨记祖宗聆讯,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神器,谨记剑在人在,剑亡人亡。”
李一亭心下大惊,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祖祠老屋里竟然藏着如此旷世宝物,李福齐更是内心震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此物虽为上古神器,但秉性亦正亦邪,守护者命运多舛,生死各安天命。现在我将其来龙去脉跟你们详细说一说……”
-------------------------------------------------------------------
专诸,是吴国堂邑人。据《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从楚国流亡到吴国途中,见“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伍子胥知道专诸是一位敢于赴难的勇士,就与之结交。伍子胥进见吴王僚后,用攻打楚国的好处劝说他。吴公子光说:“那个伍员,父亲、哥哥都是被楚国杀死的,伍员才讲攻打楚国,他这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并不是替吴国打算。”吴王就不再议伐楚的事。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杀掉吴王僚,就说:“那个公子光有在国内夺取王位的企图,现在还不能劝说他向国外出兵。”于是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诸樊有三个弟弟:按兄弟次序排,大弟弟叫余祭,二弟弟叫夷眛,最小的弟弟叫季子札。诸樊知道季子札贤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传递下去,最后好把国君的位子传给季子札。诸樊死去以后王位传给了余祭。余祭死后,传给夷眛。夷眛死后本当传给季子札,季子札却逃避不肯立为国君,吴国人就拥立夷眛的儿子僚为国君。公子光说:“如果按兄弟的次序,季子当立;如果一定要传给儿子的话,那么我才是真正的嫡子,应当立我为君。”所以他常秘密地供养一些有智谋的人,以便靠他们的帮助取得王位。
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好好待他。公元前前516年,楚平王死了。这年春天,吴王僚想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时候,派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余、属庸率领军队包围楚国的谮城,派延陵季子到晋国,用以观察各诸侯国的动静。楚国出动军队,断绝了吴将盖余、属庸的后路,吴国军队不能归还。这时公子光对专诸说:“这个机会不能失掉,不去争取,哪会获得!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立为国君,季子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专诸说:“吴王僚是可以杀掉的。母老子弱,两个弟弟带着军队攻打楚国,楚国军队断绝了他们的后路。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这样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公子光以头叩地说:“我公子光的身体,也就是您的身体,您身后的事都由我负责了。
公元前515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吴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吴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到吴王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势用匕首刺杀王僚,吴王僚当时就死了。侍卫人员也杀死了专诸,王僚手下的人一时混乱不堪。公子光放出埋伏的武士攻击吴王僚的部下,全部消灭了他们,于是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吴王阖闾。
阖闾即位后,便封专诸之子专毅为上卿,并根据专诸要求葬在泰伯皇坟旁的遗愿,从优安葬专诸,如今鸿SD岭仍有“专诸墓”存。相传WX市大娄巷的“专诸塔”,是阖闾替他葬的优礼墓。邑人秦颂硕曾写“专诸塔”一诗:“一剑酬恩拓霸图,可怜花草故宫芜;瓣香侠骨留残塔,片土居然尚属吴。”
因专诸曾在太湖边学烧鱼之术,后人把他奉为“厨师之祖”,旧时城内居民时常前往焚香祭奠。如今苏杭一带的名菜“糖醋鱼”乃“糖醋黄河鲤”的简称或俗呼,就是‘全炙鱼’(有称‘全鱼炙’者)的传承及代表,而它的发明者正是教专诸做鱼的人,春秋时期名厨太和公(或太湖公)。
鱼肠剑据传铸剑大师欧冶子为越王所制,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制成了五口剑,分别是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和巨阙。鱼肠剑既成,善于相剑的薛烛被请来为它看相,薛烛的相剑本领尤如通灵一般,他感受到了鱼肠剑中所蕴藏的信息,因此回答道: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
以上这些,都是传说,不可尽信,也不可不信【资料来源于公众网络】。
-------------------------------------------------------------------
“专诸藏于鱼腹中的匕首,正是这把隿尾,剑身篆刻铭文,可以佐证。后人以讹传讹,称其鱼肠,大致是根据传闻而来。唐高宗以前,这把剑都是收藏在皇家,直至武后夺位,大肆铲除李姓皇亲贵戚,并冠以古怪的姓氏。为了留下复仇的一线希望,李姓的一位宗亲被发配前让门客偷入藏宝阁,盗得这旷世神器,隿尾便跟随李家祖先流离失所,最后定居于此,历经一千多年光阴,李氏子孙代代守护。”
“血海深仇如今已是过眼云烟,但守护神器乃做人之本,定不能让其落入宵小之辈手中,否则腥风血雨再起,不得安宁,你等就是罪过了。”
李一亭和李福齐面面相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