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大槊】-《大宋泼皮》


    第(2/3)页

    得了韩桢的保证,赵桓心头一喜,咬牙道“好,我写!”

    既然父皇与三弟不仁,那就别怪他不义了。

    片刻后,韩桢心满意足的离去了。

    赵桓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店门外,不由松了口气,整个人如释重负。

    双方都得到自己想要的。

    “爹爹,我背完了。”

    就在这时,柔嘉帝姬奶声奶气地声音响起。

    赵桓温声道“柔嘉真乖,今日不做生意了,爹爹带你逛瓦市子可好?”

    “爹爹真好!”

    柔嘉帝姬高兴的拍起小手。

    关上书坊大门,赵桓牵着女儿的小手走在街道上。

    沐浴着阳光,赵桓只觉从未有过的轻松。

    先前看似惬意,实则提心吊胆,生怕被韩桢或三弟找到,半夜时常被惊醒。

    今日,得了韩桢的保证后,悬在心头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

    ……

    老九赶着马车,欲言又止。

    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陛下,就这么放过他?”

    这就是亲卫的好处。

    有些话旁人不敢问,他能问。

    马车内传出韩桢的声音“我已经得到想要的了,其他的无所谓。况且,有些人活着比死了更好用。”

    “哦。”

    老九挠挠头,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

    想不明白,他索性不去想,问道“陛下,咱们现在去哪?”

    “去临淄!”

    韩桢吩咐道。

    “得令!”

    老九应道,驾驶马车朝城外驶去。

    如今,从益都到临淄愈发方便了。

    水泥路从东门一直修到码头,再转乘客船,只需半日。

    下午。

    一艘客船缓缓停靠在码头,宽厚的木板从船头甲板铺在码头上。

    数十名玄甲军率先登上码头,驱散围观百姓,负责警戒。

    一辆马车下了船,在玄甲军的护送下,直奔县城外的军营而去。

    相比起以往,如今的军营冷清了不少,却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寨墙之上,守备森严。

    一队队身穿重甲的士兵,回来巡视。

    军营深处的山中,江四娘握着笔,眉头紧锁,正在苦思冥想。

    “四娘。”

    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一连喊了好几声,江四娘才从沉思中回过神,面无表情的抬起头。

    愣了片刻,她的脸上才浮现一层浅浅的笑意“县长回来啦。”

    “做算学题呢?”

    韩桢瞥了眼纸张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符号。

    “嗯。”

    江四娘点点头。

    许久不见,江四娘的性子愈发孤僻了,对他都惜字如金,韩桢也不知道当初这个决定,是好还是坏。

    韩桢递过去一个木盒“这些是国子监算学大师的手稿,特意讨来送与你。”

    闻言,江四娘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多谢县长!”

    韩桢沉吟道“四娘可愿去京师?国子监有诸多算学大师,以你的资质,在那里定能进步神速。”

    江四娘柔声道“说起来,四娘本是一介丫鬟奴仆,本该端茶递水,铺床迭被,承蒙县长厚爱,才能有如今的好日子,四娘心里感激的很。”

    “来火药工坊,也是四娘自愿的,县长不必自责,我性子孤僻,现今的日子反而自在惬意。”

    韩桢轻笑道“如此也好。”

    “嗯。”

    江四娘点点头。

    见她没有谈性,韩桢说道“你且看着罢,我自己逛一逛。”

    火药工坊还是老样子,这个地方和有趣不搭边,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枯燥,乏味。

    好在吃喝不愁,且俸禄丰厚,匠人们也都能忍受。

    巡视一番后,韩桢出了军营,转头去往小王镇。

    小王镇愈发繁华了,但碍于人口和地理位置,发展也逐渐进入瓶颈期。

    毕竟是个山坳,远离官道和渡口码头,潜力有限。

    与朱正则闲聊了一阵,他来到半山腰处的铁匠铺。

    他记得当初,铁匠铺还很简陋,学徒也只有寥寥两三个。

    而今,铁匠铺也盖上了大院子,十几号学徒光着膀子,挥舞着铁锤,砸在烧红的熟铁上。

    一时间,火星四溅。

    其中一人个头不高,却极为壮硕,浑身上下的肌肉被汗水浸湿,仿佛抹上了一层油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