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乔装打扮-《三国寻龙记》
第(1/3)页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北朝民歌《木兰诗》
话说陈龙占据长安,再立旧朝廷,以对抗洛阳董卓新立的汉献帝。此时东西两京各自坐镇了一个皇帝,不知今后的史官们会如何评价这一阶段?
赵达暗中从洛阳赶来,将洛阳最近的情况一一道来。原来,汉朝此刻出了个双黄蛋,朝堂百官自然而然分为两派,原来忠于何太后的纷纷出走,或隐居或割据,或想法设法到达长安,其中不乏卢植这样的名将。董卓虽然残暴,也要忙着收买人心,在贾诩等幕僚们的建议下,董卓开始亲近士人,征召名士如荀爽、韩融、陈纪等入朝为官,对在朝的大儒百般抚慰,其中蔡邕成为董卓最信任的幕僚。
同时,董卓又重用司徒王允,让他取代杨彪成为司徒兼尚书令,选拔大量名士,都大肆加官进爵,如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孔融、应劭、张邈等担任地方太守等要职,甚至不计前嫌,对厌恶自己而弃官而走的袁绍、王匡、鲍信等人授以太守,以示和解之意。但坊间谣传,王允并非真心侍奉董卓,而是暗中联络反董之人,不知真假。
不得不说,董卓依托于自己的超强实力,和洛阳本身的京都地位,以及汉献帝刘协这块招牌,确实笼络了不少人心。特别是董太皇太后一脉的官员,都受了董卓的蛊惑,心恨何太后杀死董太皇太后,慢慢都倒向董卓。
政治上,长安和洛阳暂时势均力敌,陈龙也让汉少帝发出各地任命的诏命,于是地方官们手里都有了两份任命。又将朝廷的三公九卿各位大臣的任命告知天下,任命陈龙为大将军,同样在朝堂上决定天下大事,长安和洛阳,各自上演着宫廷大戏。最可怜是两个小皇帝,无不是被人当成了坐蜡的洋枪。
董卓被汉少帝列为天字头号通缉犯,凡是生擒董卓献给朝廷的,封子孙万户侯,给予正号将军衔,赏五铢钱五百万贯;凡是杀敌董卓献其头颅的,封子孙万户侯,给予杂号将军衔,赏五铢钱三百万贯。而陈龙也被汉献帝列为天字头号通缉犯,报价比董卓只高不低。
政治上相互对立,军事上也是紧锣密鼓。在两京政治上风云变幻的同时,风陵渡口的交通早已断绝,密密麻麻全是董卓的兵船,华雄、高顺的先头部队半是西凉铁骑,半是号称陷阵营的步兵,攻城器具齐备,可谓阵容鼎盛;樊稠、张济后军全是攻城部队,各个身背铁弓,手持钢刀铁盾,阵容齐整,气势滔天,果然是天下精兵。
陈龙兵少,潼关只派出了两千兵驻守,由波才统领。波才无力保护渡口,干脆全部缩回潼关,布置全面防守。战鼓声已经从不远处的渡口隆隆传来,鼓声越过潼关,直传入长安城,从何太后、汉少帝到普通百姓,都感觉战栗惊悚,惶惶不可终日。
陈龙和黄盖、荀攸、潘濬、甘宁等众将都在将军府,详细拟定防守计划。长安西面,陈龙安排钟繇领五百人守卫,钟繇已经联络上了皇甫嵩和孙坚的部队,他们会继续在西面抵挡叛军,保证长安西面不会受攻。长安北面的邙山,地势起伏,无法摆开部队,并非战场,所以长安北面陈龙只安排了卢植领千人守城,遇事以狼烟为号,及时传讯即可。长安南面,地势开阔,但有天然河水阻隔,陈龙安排了约三千人守城,由潘濬、甘宁带队,可保无虞。剩余的四千余将士,均集中在东面,陈龙亲自统领、黄盖、荀攸、赵弘及特种部队为辅助,一旦华雄的部队突破潼关,好接应波才的部队入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