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回 胜败之论(三)-《傲魂星云》
第(2/3)页
诸葛龙继续双手紧握,恭色道:“那么属下再问另外一个问题,宗主自认为您的名声和威望比起无影老人如何呢?”
宁义武思索良久,这才说道:“这一点我可以拍着胸脯说,他无影老人在天域的威望和名声都远不及我,他虽然也有威望和名声,但是这家伙小心眼,年轻时候参军之时,很是得罪了一些豪门家族,直到后来才有所收敛!可是当年他的某一些做法,让他的名声不是那么好,直到后来他才稍微懂得了礼贤下士。”
诸葛龙道:“既然宗主已经有了这样的名声和威望,也喜欢后面一种表里如一将士!为何还要亲临前线呢?现在宗主通过年轻时候的拼搏和义气,已经深得人心,威名扬于四海,也得到了我们神剑宗人的支持,而如果你在亲临战场,杀敌立功,那么谁来奖赏你的功劳呢?”
宁义武一时间哑口无言。
没有错,如果自己杀敌立功,谁来奖赏自己的功劳呢?
诸葛龙乘势说道:“这一场战争,我们已经筹备了十年,所以,我们挑选出来的士兵都是想要建功立业的勇士,他们已经被宗主训练得一片赤胆,各个都是以一当百的勇士,然而因为新令的原因,他们无法再战场上杀敌立功,就无法获得相应的奖励和爵位,他们的家人也无法得到更多的实惠。而宗主身为一宗之主亲临战场杀敌,这就等于和士兵们抢功劳!这时,没有志气的士兵会因为你的坐镇而倚靠你,从而变得懒散,拥有志气的士兵却因为无法立功而对你也心存埋怨,战争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从来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而人一旦有了依仗,就无法独立自主,内心就会变的怯弱,这就好比那些纨绔子弟一样,从来都是贪生怕死的。有志气的将士,会因为你的亲临战场杀敌而抱怨你身为一宗之主,却去抢夺了他们的功劳,这样一来,将士们如何还奋勇向前呢!更何况,现在宗主的个人安危关乎到整个神剑宗的命运,真正忠诚的将士是不愿你在前线冒险的!所以古代的战争,只要掌握了赏罚分明的制胜之道,历来就有在后方运筹帷幄就能够打赢战争的先例,这是因为他们用将而不用兵,宗主你现在已经成为主帅,不再是当年北伐冰原的年轻将领,你手下已经有了许多独当一面的将军,例如被你津津乐道的白虎圣使,青龙圣使,玄武圣使,朱雀圣使,白虎圣使性格急躁,可以身为先锋,青龙圣使性格持重,可督中军,玄武圣使性格善奇,可为偏锋,朱雀圣使性格刚烈,可用做奇兵,这都是宗主你用帅的表现,何必再亲临前线呢?而那无影老人手下的那些将领之所以没有能力,正是因为他什么时候都身先士卒,这些属下哪里有锻炼的机会呢?”
宁义武这才恍然大悟,一时间竟是语塞了起来。
诸葛龙继续说道:“宗主曾经力排众议颁布新令,给了那些出身寒门的年轻人更多的希望与曙光,在新令当中,宗主实行的是功勋制,而非继承制,可是由于这十年来,我们神剑宗都没有打仗,新令的某一些条列便无法准确而有效的实施,现在天下阶级矛盾愈演愈烈,两极矛盾也更加剧烈,许多年轻人因为受尽了冷眼和压迫,做梦都想建功立业,从而让家族成为人上之人,这都是宗主您可以掌控和运用的天下大势,为何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亲临前线去和士兵们抢功劳呢?这不是等于说宗主您制定的新令只是一张空头支票,这不是让那些迫切希望建功立业的士兵们看不到成为人上之人的希望吗?”
宁义武听闻了这一席金玉良言之后,长长叹了口气,道:“你的意思我很明白,可是为什么当年我北伐异族之时身先士卒,在那冰原腹地纵横万里,无人可挡,将士们都愿意和我一起冲锋陷阵,这一次我也想如法炮制,只是不曾想到竟然拥有这样的弊端,既然那身先士卒有这么多的缺陷,为什么当年我却成功了呢?”
诸葛龙道:“宗主当年之所以取得那么伟大的胜利,的确是因为宗主身先士卒的结果,属下从来没有说身先士卒违背兵法,只是水无常形,兵无常态。当年宗主统帅的是义兵,是仇兵,是一些父母子弟被异族屠杀的悲愤之士,这样的士兵因为仇恨,因为大义而聚集在一起,宗主这时候身先士卒,自然起到了兵法之中身先士卒的作用,如果那时候,宗主还讲求古人那般在后方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之外,绝不可能取得那样辉煌的战果!兵法上所说,善于用兵的将军,知晓他统帅的士兵是怎样的士兵,就是这样的道理。然而,现在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现在宗主统帅的这些士兵,他们心中都没有恨,是因为宗主的新令而加入我们神剑宗的,他们想得不是复仇,而是立功,统领这样的将士,宗主就不能再如同原来那样,再如同当年那般,一方统帅之首脑和将士一起有说有笑,一起同甘共苦!”
“与士兵同甘共苦是为将之本,这难道也有错?”
宁义武这一下感到更加迷茫了,难道自己从前熟读的兵法韬略都是错误的?
诸葛龙双手再次相拜,继续直言不讳道:“兵法上所说同甘共苦为将之本,那是统帅义军而言,因为义军他们心中不会各怀心思,都是因为大义而聚集在一起的,统帅这样的军队,当然需要同甘共苦!这就是宗主当年能够在冰原大胜而归的原因!然而,当年大将军统帅士兵的时候,与士兵同甘共苦吗?属下从小在大将军门下效力,他从来不轻易与士兵同甘共苦,当时属下年少,无法理解其中的道理,直到现在属下活了大将军这般岁数,才算了解了,如果成为一方统帅,再轻易和士兵同甘共苦就没有体统,没有体统的军队,是不足以统一天下的,如果军队如同帮会那样,讲求哥们义气与兄弟情义,而不讲求军令如山与规章制度,怎么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呢?而现在正在组建一只还未完全成形的正规军,自然各种各样的士兵都有,有义兵,有利兵,有心胸宽广的,也有心胸狭隘的,统帅这样的士兵就必须做到“亲功远凡”,绝不能与随意的同甘共苦,必须亲近那些愿意建功立业的勇士,疏远那些混吃等死的懦夫,这样才能够保证军队的整齐归一,才能保证军队拥有完全的战斗力!换位思考,如果属下是一位敢于冲锋的小兵,可是我的战友却是胆小怕输的懦夫,而宗主您每一次来检阅我们的军营,总是让我和这个懦夫坐在一起,所谓一视同仁,那么试想一下,属下心里是什么感受呢?所以,兵法上曾说,善于作战的大元帅从来不会与士兵同甘共苦,而擅于作战的将军却历来与士兵同甘共苦,现在,宗主您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一位年轻有为的少年将军,而是一方军队的最高首领,不应该为了脸上的颜面继续亲临前线,而是应该在后方掌控大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