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回 决定-《傲魂星云》
第(3/3)页
当然,如同异族那些只知道修炼武境而草菅人命的蛮荒来说,他们根本理解不了这些,崇拜力量是他们的绝对。
不过,蛮夷终会被文明所取代的最直接原因,也正是因为将力量视为唯一追求,因为,在这样的单一文化格局之下,你可以去想一想,内乱是多么的频繁。
想一想,就能够轻松理解这其中的道理了,为了力量和权力,父子反目成仇,在蛮夷的文化理念之中,已经形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这种武境文明的蛮夷,可不同于宁鸿远前一世那叱咤欧亚大陆的蒙古文明,蒙古文明之所以能够席卷欧亚,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无论蒙古文化拥有如何缺陷,但是有一条却是根本,便是蒙古文化之中父子关系是团结的,甚至是非常团结的,很少出现父子反目的情形,这才造就了蒙古文明的辉煌与野蛮。
反观当时的南宋,反而丢弃了华夏文化的根本,“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反而被曾经他们视为蛮夷的蒙古拾起这珍贵的文化底蕴,这样一来,双方的结局可想而知。
但是,天域的这些蛮夷并不是这样,在天域人的眼中,“这些野蛮人连畜生都不如”,这一个观点还是很有道理的,父子为了力量和权力而反目不过是家常便饭,究其原因便是文化底蕴不足,而文化却是最为能够团结人心的关键。
所以,这一千年来,天域四周异族的内乱层出不穷,远远比帝国内乱多了几倍不止,所以,帝国的疆域一次比一次大,而蛮夷的力量也越来越薄弱。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这就是多元化文明格局之下的证明,再加上修武之道实在是过于辛酸,流血流汗,彻夜不眠,还必须要脚踏实地,所以,许多武境之子由于天生叛逆的原因,不愿意如同父辈那般打打杀杀,向往宁静的生活,所以,也就有一些贵族子弟纵然没有什么武境能力,但是地位依旧不凡。
天域文化才刚刚萌发多元发展的雏形,自然也存在这许多矛盾,例如文人和武人之间的矛盾。
与那些武僧武客不同,这些富商和文人雅士衣着华丽明朗的锦衣,与那些修武者身上穿的黢黑的行武衣格格不入。
文人嘲笑这些修武者只顾修武,不懂的做人的雅趣,和一条只知道咬骨头的野狗有什么区别,武人却嘲笑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却要装作那孤傲气节,活像一只只狡黠的猴子。
在天域这个时代的文化之中,有着一定的阶层矛盾,那就是修武者与这些豪门富商,豪门文客的矛盾,修武者本身以武为志,看不起这些富商文客。
而这富商文客由于从小出身中贵,家族掌控着大量的垄断资源,所谓“修武者”其实不过只是给他们打工的小仔,他们不必付出太多的辛劳和汗水,便可以衣食无忧,便觉着这些武人挺是悲哀,努力了大半辈子,到头来还是为别人打工,而且连衣着简陋,恐怕连高雅的“音乐会”都不知为何物。
傲慢与偏见,总是存在于黑暗的时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