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南地北-《寻道天行》


    第(1/3)页

      夜,深。

      大唐以北,疆域最北。

      有一座屯兵重镇,名“北茫关”。这个名字也可以倒着来念“关北茫”。

      顾名思义,它是大唐八千万里疆土,拒北的第一道关卡,关的就是北边的那些茫人。

      历年来,此处驻军从未低于百万之数,每年所耗费的军饷,据说可以养活一域百姓之多。但,它从建城至今,已有二十年之久,却从出鞘过一次,更未粘上过敌人的鲜血一滴。甚至,就连敌人的影子,那也从未有人见到过…

      今夜,

      这里大雪纷飞,数千里的城池尽是一片惟余莽莽。除了城墙上点着的火把,此处再也看不到其余的异色。鹅毛般大小的雪片,连接着此间的天地,绵绵不绝。这黑与白的无尽交错,很容易就会让人由心底里产生一股莫名的寂寥。

      天上,雪云更上。

      无声无息地,一道青光划过。

      那是一只青色的小鸟,羽色通透且晶莹,只有四指大小。速度之快,当青光能见时,它已至千里之外,只留下一道划破的云痕…

      而此时,

      小鸟离地之高,足有万丈。外加上那恐怖如斯的疾速,理应不该被人有所察觉。

      可,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就在青光闪现的一刻。北茫关内,最高的那座宫阙内…

      灯,亮了。

      ……

      大唐境外再北去七千万里…

      北茫地,极北处。

      恒古冰川,万年不化。坚硬的冰石,宛如无数的寒光利刃,屹立在这片荒凉的无垠土地上。

      这里没有日月,没有星辰,只有永远的白昼和一片永远没有云彩的蓝天。以及一隅永远都是春意盎然的青山绿水地。

      那是一座小溪谷。

      方圆十数里,四面青山环抱,脆脆绿绿,皆为百年老槐树。一条清澈的泉溪由东面的高山,徐徐流下,一路流过山下的小村庄。

      小村庄真的是小村庄。村庄之小,上下数百丈,参差百余户人家。皆为黄石泥墙,青砖瓦顶,沿着七条两丈宽的青砖小道,相对坐落。七条小道又连绵百丈,汇聚村口,形成一条青砖大道,直通青山之外…

      青山外,道口侧,一尊七丈七尺高,通体黝黑的天外奇石,菱角分明,超然矗立。巨大的石体上,书写二字狂草…

      似血鲜红,势如洪荒远古,形如卧虎藏龙。

      “夏村”

      ……

      “啪啪…”

      南来的青光缓下了疾速,虚影再次实化成青鸟,拍打着小翅膀,顺着青砖石道,悠悠飞入村子中…

      徐烟渺渺,风清水冷。

      仍静静的。

      似乎,这只天外来“客”,只是平常的回家一般,并未引起多大的反应。

      山溪幽鸣,槐叶轻挥,配上那万里无云的湛蓝晴空,这里就像是一块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给人感觉,一切的凡尘俗事,只要来到了这里,都会成为过眼云烟…

      许久,许久。

      约莫是一刻时长…

      宁静的村子,终于有了些动静。

      不过,是很小、很小的动静…

      那只是某一间村屋,瞧瞧地开了个门,走出了一道人影…

      是一道巍峨的身影。

      高七尺,宽两尺,宛如铁塔。他的身后,背着一个巨大的蓝布包裹。包裹之大,甚至和他整个人那般高大。涨鼓鼓的,不知道装着些什么东西。

      痞,

      这道人影,只能用这一个字来形容。

      一件褐红色的棉衣,邋邋遢遢地,穿在他的身上。两只外露的手臂,肌肉虬结,青筋如蟒盘。脸方眉粗,蓬头垢面,一根枯草叼嘴上,两只核桃大眼,充满了市井无赖的痞子气…

      这番神态,简直像极了一个人…

      夏侯!

      就连,他现在漫不经心走着的八字步,几乎都和夏侯的神韵一模一样…

      不过,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