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氏对丈夫一碗水端平的做法不置可否。 二人用着饭,宋恪松问起了慧娘的事情。 赵氏抿抿嘴角:“老爷如今官复原职,那柳家还能说休妻?那岂不是将文官的颜面丢在地上踩么?慧儿已经来信了,说是如今在府里还不错,与姑爷也缓和了不少,如今正跟在她婆母身边学着管家理账呢,旁的不说,亲家母管家可是一把好手,若是慧儿当初能……” 她说着,眉心微挑,“罢了,不说这个了,只要眼下好起来便行,我瞧着慧丫头也算长进了,日后也能过得不错。” “但愿吧。” 作为一个几起几落的官老爷,宋恪松信心缺缺。 没办法,不知内情的人都以为他官复原职是个美差,日后怕是要被圣上重新重用。 但只有他自己和那些个了解的人明白,这个官复原职也不过是名声好听而已。 要知道,他原先可是跟在小皇子身边的。 那小皇子背后依仗着的是贵妃娘娘。 如今贵妃娘娘早已没了,小皇子年幼,上面还有几位年长的哥哥挡着,怎么都不可能出头了。 宋恪松深谙官场之道,也明白这前朝与后宫息息相关。 贵妃娘娘去得蹊跷,偏偏种种迹象也表明了圣上的态度,他再继续在这个位置上坐着,怕是要坐一辈子的冷板凳。 可眼下想要挪一挪地方,谈何容易呢? 心不在焉地用完饭,他只跟赵氏嘱咐了两句,便去了某一个姨娘处安置。 赵氏对此见怪不怪,她甚至连送都没送一下,自顾自地叫丫鬟们收拾,又去备热水,好叫她能早些整顿了休息。 过了年后,春光瞬间苏醒。 圣京开始暖和起来。 丹娘也振作精神,趁着自己肚皮还没大到不能动时,赶紧将新一年的春耕计划落实到位。 一连大半个月,她都窝在府里哪儿都没去。 有道是,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