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嫂子柔声道:“怎么个做法你也晓得了,我就不多置喙,你弄好了只管来找我便是。” 说罢,她也扭头走人,多一个字都不想跟曹氏说。 曹氏气哼哼地回到自己屋内,对着笔墨纸砚憋了半天,也没憋出一个字来。 这事儿说起来简单,要办起来就难了。 曹氏从未管过家,也不曾识得几个字,咬着笔杆子傻愣了半日,一无所获。 到了晚间,李二爷从外头回来了。 年节之下,云州城内有各处亲戚走动,他也是刚刚从人家家里回来。 一进门就听到了消息,他倒是觉得这是件好事,转头就往曹氏的屋里来。 “母亲让你办这事儿,你心里有谱没有?”他换下外衣,对着燃着碳火的暖笼烤着手。 “这怎么说的……自是有主意的。”曹氏强撑着。 李二爷也没察觉到老婆在勉强,点点头:“若是办好了,咱们这一房也能好过些时日,也不能完全从公中出,我们自己多少也要出点银子,省的让大哥三弟心里不痛快。” 曹氏错开了丈夫的视线,继续笑着打着哈哈:“二爷说的是。” 又过了两日,吴大娘子来给丹娘拜年。 喜庆地说了好些话后,她也带给丹娘一个不好的消息。 “这么说来,大雪封路,外头的车马已经进不来了?”丹娘声音沉了沉。 吴大娘子点点头,眉宇间有些愁容不展:“听说是雪太大,反而堵着了山路,雪化了又是一片泥泞,总之那边的路都不好走人,便是能行车怕是也要先让官车先走。” 丹娘当然明白她的意思。 商行发展得再好,到底也比不过官家。 “大奶奶拿我当个贴心人儿,我也与你有话直说了,我这一家商行的车马进不来,怕是别家也一样,城内的粮草菜蔬怕是供应不上。附近庄子的情形也不是很好,我只怕最坏的情形……不要闹饥荒便好了。”吴大娘子直言不讳。 见她神色愁虑,丹娘安抚:“日子总要过下去,等熬过了青黄不接的时候,总会好起来的。”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吴大娘子吃了两盏茶,方才告辞离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