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立冬-《大玄镇妖师李夜清》


    第(2/3)页

    烛阴侧目看向廊壁上的一幅《猫相》,冁然回道。

    “听寺里小沙弥说,这里有各朝画师所留的佳作,故而来此观望。”

    画中各式狸奴,有乌云盖雪,白玉衔蝉,各个灵动活泼,着实喜人。

    李夜清走至烛阴身侧,一同看向那幅《猫相》。

    “没想到,烛阴君竟然对画道如此喜爱。”

    二人沿着廊壁踱步,烛阴询问起李夜清道。

    “李郎文章写得极好,不知对画道可有何见解?”

    李夜清右手负后,左手按着腰间的浮生画轴道。

    “既然烛阴君相问,我就孟浪一番了,画道嘛可细分院画,禅画等数流派,不过大致上也就是形似派和神似派两大派别。”

    听李夜清言罢,烛阴挑眉问道。

    “形似,神似?”

    李夜清指着廊壁上的另一幅古山画,向烛阴细致讲解道。

    “是啊,形似派多讲究细致入微,往往作一幅画要用上数十种不同颜料,耗时甚久,画成后往往和实物无二;而神似派则更讲究画中神韵,以及其中气象,作画者在动笔前会在胸中酝酿一股气息,其气息在画山水则豪迈,画仕女则温软,画鸟兽则灵动,待到胸中气足,便可一气呵成,因此便难以讲究形似了。”

    话音未落,李夜清又补充道。

    “所以那些形神兼备的画,格外难得一见,传言,当年画圣吴昭玄曾在宫城殿墙上绘琉璃玉龙,圣人问其为何不给玉龙点睛,吴昭玄不曾回答,可在他为玉龙点睛后,那玉龙竟然化作真龙腾空而去,此后画师们便尊奉此为挂壁自飞之境,成为所有画者的毕生追求。”

    “妙哉,妙哉,”烛阴抚掌称赞数声,“依照李郎所讲,这画道也确实有趣,而武道一途,其实也和李郎所说的神似派相像,武者练拳脚时,蕴养的也就是胸中那一股气息,等气足时,那拳意也就随之而来了。”

    听烛阴说起武道,李夜清不禁侧目。

    “明日,我便正式教导李郎练拳,今夜可得早些歇息,睡前或可再看看那本拳谱中的入门序言。”

    言罢,烛阴就摆了摆手,独自走出了廊壁。

    看着逐渐隐于檀香和夜色中的高大身影,李夜清从袖中取出那本《钟山拳谱》,心中浮现起初次在浮玉山上修行法门时的忐忑。

    ———————————————

    翌日。

    立冬,葭草吐绿首。

    天尚未破晓,夜幕渐落,栖霞寺的红檐歇山瓦上也都结了一层薄薄的白霜。

    李夜清披着皂色的裰衣,去用竹枝沾了炭盐净齿。

    衔蝉居中的一群小精怪们,除了梦蚕也都起了身。

    李夜清站在檐下,看着入眼的素霜后询问起一旁的精怪们。

    “昌化,夭夭和雪儿她们呢?”

    昌化摇晃着笔杆子回道。

    “两位娘娘早早地就去了坊市里,今日可是立冬呀,栖霞寺中要备齐了五蔬,还要做一顿素斋的馄炖呢。”

    厢房外,青砖地的铜炉旁,玉衡化作的小道童正在练习浮玉山的一套修行法。

    随着玉衡的双臂挥过,铜炉上挂着的白霜也都被劲风带动。

    李夜清不禁叹了声道。

    “玉衡虽然嘴碎了些,可修行真是勤奋呐,说不定日后它真能成浮玉山的雀君呢。”

    正说话间,穿着厚棉僧袍的小沙弥走来,他向李夜清合十行礼道。

    “李施主,那位烛先生已经在阊云轩中等候了。”

    今日正是烛阴要教导李夜清习武的日子。

    闻言,李夜清应了声好,拢了拢裰衣就快步向阊云轩中走去。

    而衔蝉居的一众小精怪们见状,也都偷偷摸摸地跟了上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