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再深一层,这何尝不也是太子跟自己的老师,在互相说一句‘无碍,大秦为重’。 “太子殿下为国举才,当真是仁德储君呐!” “臣,附议!” 就在此时,又是一道声音响起。 便见一人,走出官员行列,行至麒麟殿中央。 众人一看,赫然便是新晋的廷尉府左傅,华安。 此人便是在嬴彻成为储君之后,最先一批投靠太子的官员,也是升迁最快的一个。 此刻开口,赫然便是将美名都揽在了太子嬴彻的身上。 算不上什么阴险与否,甚至连朝堂权术都说不上,但那股子拍马的嘴脸,属实是令人有些反感。 曹参眉头微皱,却没有开口说些什么。 他自然是不会如此觉得。 “曹参,你于大秦各个郡县,开‘增驿铺路国策’,实乃劳苦功高。” “今既事已有功成之象,寡人便封赏于你。” “旨,擢郎中令曹参,为大秦大司农,正掌国库,位在九卿之上,份属三公之列。” 高台之上,始皇陛下眸光威严,沉声开口。 竟是完全没有理会廷尉府左傅华安将功劳揽到太子嬴彻身上的举动,直接便是对曹参的功劳进行封赏。 这一道旨意,让嬴彻面色微变,但又瞬间恢复正常。 甚至...嬴彻连看都没有看一眼华安。 他心中如何不清楚,此时请功,实在是太过于着急了,以至于父皇都产生了些许反感。 增驿铺路这样的大事儿,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将功劳分过来一点的。 曹参此等聪慧绝伦的人才,也不是用口头上的施恩,就能让其感恩戴德的。 弄巧成拙, 这便是此时华安举动的最好诠释。 柳白一言不发,只是静静看着。 李斯看的着急,却又没办法真的开口说些什么,只能暗自叹气一声。 连他都不明白,为什么柳白没有开口为曹参请功。 此刻,分明就是进一步施恩的最好时机,柳白小子分明已经对于朝堂如此老道了,竟是会有如此疏忽? “臣,曹参,多谢陛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