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以德服人之前,你一定要先将“德”的佩剑打磨的极其锋利,锃光瓦亮!】 【子曰,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已经来了这里,那就安葬在此处吧。】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素来言简意赅,不说废话,直接把人拎起来揍就行,绝不会因为把人打废了就客气说话。】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既要重温以前的战绩,还要规划未来的目标,感觉自己的战斗力已足以匹敌一个师的力量。】 ...... 李世民看完这些《抡语》,整个人都呆住了,一副三观被震的稀碎的模样。 他在幼时对弓马骑射情有独钟、喜爱研读兵书,对儒家经典几乎不曾涉猎。 后来,随着大业发展,他逐渐领悟到儒家的思想理论在统率军队、管理人才等方面的重要性。 于是,在戎马倥偬之际,他利用难得的闲暇时光,研读儒家经典。 久而久之,他便明白一个道理,想要治理好天下,必须让世人懂礼仪,知上下;想要改善社会环境、优化风俗习惯,也离不开儒家思想的指引。 随着对儒家思想理解的加深,他对孔子、孟子等儒家先贤的崇敬之情也日益增强。 自他继承大统以来,面对战乱后社会萧条、民生凋敝的困境,他也渴望着从儒家学说中找到恢复、发展乃至振兴的道路。 为此,他经常与大臣们谈论儒学,最终君臣之间达成共识,认为治理天下应以儒家思想为纲。 去年,他还扩大了国学的规模,同时在国学设立了孔子庙堂,尊孔子为“先圣”、以颜子为“先师”。 可以说,他真的是极其推崇儒家思想。 然而,经过天幕这一通解释,他已经有点想不起来这些句子本来的含义了。 他现在满脑子只有身高九尺六寸,孔武有力的孔子。 拿着“德”的佩剑,亮着胳膊上的肌肉。 一脸笑眯眯的问,你可愿跟随我学习? ...... 扶苏此时已经回到了咸阳城,正在大殿上觐见父亲秦始皇。 他看到天幕的这些解释,陷入了沉思。 如果他读的是《抡语》,那会怎么样? 他自小跟着淳于越学习儒学,儒家思想早已在他脑海中根深蒂固。 若是没有天幕透露后世之事,他或许是有点抗拒《抡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