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是说武力镇压是自断前程吗? 各朝皇帝纷纷夸赞拿破仑的果决。 法兰西的人民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整个社会沉浸在一种焦躁的氛围中。 若是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武力镇压,只会让起义军的情绪更为激烈,最终迎来激烈反扑。 而且叛军怕是也知道政府不敢轻易的武力镇压,才会愈加有恃无恐。 这个时候,让叛军猝不及防的武力镇压,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简单粗暴,快捷有效! 这次叛乱的胜利比土伦之战的意义还要重大一些。 不仅在军事上,还在政治上,都会让拿破仑令法兰西上层人物刮目相看。 ...... 【“葡月暴动”的直接后果是督政府的上台,而巴拉斯成为了首任五大督政官之一。】 【因拿破仑在此次行动中向巴拉斯立下的军令状,他得到了督政府的赏识与重用,并被晋升为少将。】 【1796年,拿破仑被委以重任,前往意大利担任南线军团总司令。】 【此时,法军主力正在莱茵河一带和鹰、奥、普三国联军交战,局势异常严峻。】 【为了缓解北线主力的压力,拿破仑必须带领一支偏师在南线发动攻势,以牵制尽可能多的敌军。】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南线军团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困境,装备匮乏至极,粮草补给短缺,枪支武器更是严重不足。许多法兰西士兵甚至只能拎着木棍上战场。】 【而年轻的拿破仑,尽管才华出众,但在资历上尚不足以让军中的一众大佬心悦诚服。】 【他们甚至带着轻蔑的口吻,戏称拿破仑为“巴拉斯的小跟班”。】 ...... “要服众,也是拿破仑要上位的必经之路啊!” “若是此战胜利,拿破仑的地位将不可同日而语。” 嬴政感叹道。 天幕中的寥寥数语,已经勾勒出来了此战的不易。 军团装备粮草的匮乏。 将领的不服。 拿破仑该怎么突破这个局面呢? 他继续看向天幕。 ...... 【然而,拿破仑对此毫不在意,他深知要扭转局面,必须先从内部着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