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总算是过去了。 他的心也安定下来了。 关宁起床,在侍女的服侍下洗漱穿衣。 又去了看了几个孩子。 直感觉心情无比舒畅。 生在皇家亲情淡薄,但关宁不想那样。 他能做到碗水端平,绝对不会存在厚此薄彼。 儿子也好,女儿也罢。 他都很喜欢。 用过午膳,关宁就去垂拱殿,还有很多事情要等着他去处理。 战争结束了,后续还有收尾事宜。 而且有很多在战争期间无法继续推行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 战争来的突然。 那时关宁刚在南方推行了官绅体纳粮,正准备借机在全国推广。 可因为战争不得不暂缓。 当时必须要保证国内的稳定,不能再生出乱子。 关宁也不是要做什么就必须做,还要考虑实际情况。 外战结束,就要抓紧生产了。 打仗就是打钱,这年半的战争,让本就不富裕的国家雪上加霜。 他从南方搞来的钱,本来是要投入生产建设的,可都用到了战争上面。 当时新朝建立不久,各地生产未恢复,开垦的荒地也未能耕种,粮食大大欠收。 百姓都没有吃食,何来的税收? 关宁也不是不知民情,不管百姓死活的皇帝,他只能减免。 而且也确实收不上来。 再逼迫的厉害,就是官逼民反了。 可前线在打仗,粮草补给不能断。 那怎么办呢? 只能想办法买粮! 大康粮庄从魏国购买粮食,用于战争。 购买的价格倒是不算高,但买回来还要运至前线,这成本就增加了。 这部分钱就花费了不少。 当时筹集了可有几千两白银,结果都砸了进去。 现在还有缺口。 战争是结束了,但还有用钱的地方,还要用大钱! 那就是战后抚恤! 战死的将士们不能白死,关宁在新朝建立后,就命天策府制度相关法度。 他将士兵职业化,并且还要有特殊优待。 这个时代参军的死亡率太高,没有点好处,谁给你死心塌地的卖命? 关宁是以武立国,这是根本,绝不能打折扣…… 抚恤金还不知道从哪来。 这次死的人太多了。 这比开支也会很大很大。 边走边想着。 关宁发现杂七杂的事情还很多。 做皇帝难啊! 他忍不住感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