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韩信、芃芃、高翰林等人也气喘吁吁,冲了过来,满脸愕然。 “这,这里是?” “书山的尽头,学海的起/点?” “书山觅宝,学海泛舟。原来,我们费劲千辛万苦,才走过了书山?这才是一半?” “前面,便是学海!” 一众士子,满脸苦涩,甚至带着一丝绝望。 他们费尽心机,千辛万苦,犹如唐僧取经,全靠意志力和万里挑一的实力走到现在,却愕然发现只过了书山,还有学海? 学海浩瀚无垠、波浪滚滚,完全看不到边际,甚至看不到半个岛屿、礁石。 海平面上,风浪并不大,但天空之上却黑云滚滚,尽头天边更是雷鸣电闪、一片不祥的深红色风暴交织,犹如世界尽头。 文渊阁的提示响起。 “你们已经走过前三重书山,来到第一学海边。”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一旦踏入,很容易迷路。” “请谨慎从事。” “若要返回圣元,只需默念文宫十息即可。” 林权、韩信、芃芃、禽滑釐、欧阳斌···· 遥望杜预消失海平线目光中,尽是满满不甘! 文渊阁的提示,越是苦口婆心,反而越是激起这些读书人的好胜心。 能走到这里的,谁不是万里挑一的天之骄子?谁不是县里、州里、乃至本国闻名遐迩、学富五车的大才子? 杜预能做到,踏足学海,他们凭什么要打道回府? “我去!” 林权深吸一口气,仰天大笑起来:“人生能得几次博?少年不博何日博?” 他才气化为一叶扁舟,跳了上去,向学海中冲去。 “好!” 芃芃目光炽/热:“我也来博一次!” 他也奋不顾身,化气为舟,跃入海中。 “还有我!” “我也去!” 一大/波傲气士子,乘舟出发,向深邃不可知的学海前进。 当然,也有大批学子,自知油干盏尽,恰到好处停步。 “能过第三山,我已非常知足。” “若非杜预打破了火焰山,搬山卸岭,我绝无通过第三山的可能。回家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太阳。学海,非我能去也。” “学海虽好,也要保命。告辞!” 一道道光芒,从学海之滨亮起。 千辛万苦、历经生死的学子们,纷纷从书山学海中返回。 十国天空中,犹如彗星扫尾,横亘万里。 各国文宫,爆出阵阵欢呼,不时有士子成功返回。 文渊阁的十国排行人榜上,各国积分在疯狂变动。 只要有一人通过第三山,结算积分便增加300分。 这让大秦、大汉、大楚、大宋等国,积分在疯狂上涨。 大秦依靠完成人数的绝对优势,再次反超大唐。 杜预在第三山,足足让大唐领先两万分,但大秦只要一万个秀才通过第三山,并成功返回,就能赢足三万分。 大唐再次屈居第二。 玉真公主,惊讶地看着文宫中涌出的士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