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白银盘里一青螺!-《至圣先师》


    第(2/3)页

    在座各位都是懂行的。

    任何一个人,都很清楚杜预这最后一句,是何等神奇?

    这最后一句,神来之笔!

    太不可思议了。

    这句话意思,洞庭山水,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真是匪夷所思的千古妙句。

    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更在于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他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

    卫琬激动、颤声道:“此句,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断不能写出如此奇思壮采!”

    玉真公主樱/唇轻启,吐出十六个字:“吞吐宇宙,俯瞰天地,壮阔不凡、高卓清奇。”

    众人瞠目结舌,望向月下洞庭湖。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

    “是谁?”

    玉真公主玉容肃然,豁然而起:“敢问,作者是谁?可有诗名?”

    “望,洞,庭!”

    随着报出诗名,声音渐远。

    玉真公主按捺不住,提起裙子冲下三楼。

    她已经听出,声音从二楼传来。

    此人高才,经天纬地!

    不光是玉真公主,连欧阳正焕、欧阳斌、纳兰云等人,也脸色大变、随之冲下。

    到底是谁?

    谁能写出如此匪夷所思、高旷清超、神来之笔的诗?

    甚至没有人去看那诗板。

    诗板,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个人究竟是谁?

    但二楼临窗,已人去楼空。

    一人,早已乘舟而去,只留下月下一个遥远的背影。

    夜空之中,轰然雷动。

    “望洞庭,诗成鸣四州。”

    “列本月圣刊。”

    欧阳斌,直勾勾盯着杜预孤身一人、月下乘舟而去的背影,似乎要将这背影铭刻心头,永远铭记!

    他从未受过如此之大的打击。

    前一秒还在侃侃而谈,什么大唐无人,什么井底之蛙,什么写绝岳阳诗,后一秒就被人打脸!

    还是用这种令人五体投地、无地自容、惊才绝艳的诗句。

    连欧阳斌自己,都无法找出任何理由,来诋毁这首诗。

    这首诗,才是真的冠绝天下、写尽洞庭之首。

    大唐官员、翰林、百姓,遥遥看着远去的背影,议论纷纷。

    “这是谁啊?”

    “不知道啊。”

    “谁能写出如此之句?”

    连玉真公主,都痴痴凝望远方。

    不知道她是在凝望此人月下孤舟远去的背影,还是在凝望洞庭湖的景色?是否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快看!”

    卫琬大叫道:“诗板!”

    众人的目光随着看去。

    只见,岳阳楼上,才气诗板飞升。

    直升最高处。

    这首【望洞庭】,高高在上,遥遥领先,超越了欧阳斌的诗句,挂在了岳阳楼最高处。

    玉真公主禁不住轻轻吐出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

    大唐士子、百姓齐声诵读。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声、笑声,冲天而起,与月色、星辰和洞庭相映成趣,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岳麓书院众人,内心震撼,无言以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