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总算把人压制住了,任婆子交代了几家先回去,这契纸怕是还不回去,人还找不找得到都是难事,且先等着。 如果只是骗钱,那二房这二百两银子就当打水漂了,以后也不准二房再买铺子,即使家里人买地,都得斟酌着来。 如果对方真的将这杀人命案赖到老三的名头上,那任家也不能怕事,便将这事儿闹大,到时候全家人合力请状师,总不该老三都不在场就能杀人吧。 任婆子做下决定后,二房总算放宽了心。 大房二房被任婆子给说得先回去了,暂时都不准入城。 宋九夫妻二人却留了下来。 任婆子看了老三一眼,叫老头子把砍柴刀夺了回来,这就将宋九带到了正堂里,很快任婆子回里间搬出一箱子书来。 沉甸甸的一箱书却是任婆子珍惜无比的东西,便是家里三个儿子识字,她也没有刻意的将这一箱书搬出来给他们看。 宋九一直有个疑惑,任家也是庄户出身,为何会有这么多的书,而且她跟着傻夫君一起看过的书,她入城的时候去书局打探过,一般书局都没有卖的。 尤其这些书本上的字迹也非普通人抄录,字写得不仅工整,还自有一番韵味,与外头卖的书有着明显的不同。 任婆子拍了拍箱子上的灰尘,面色凝重的说道:“我从娘家出来,只分到了这一箱书,也算是我的嫁妆了。” 宋九惊讶不已。 书箱打开,里头藏着的全是裴家历代祖宗千辛万苦弄到手的孤本,这些孤本一看就有些年代了。 任婆子小心翼翼的拿起一本翻开,说道:“世族家中多有藏书,祖上重文,当初我提出要一箱书的请求,我娘说只能给我这个了,这些原本放手中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但是今日我不这么认为了。” 宋九也小心翼翼的翻开一本书来细看,只见这些书都是历来历代的律法底稿,也就是说这些底稿都是立法之人当初亲笔写下的,外头流传的反而是拓印本。 就这一箱书的价值,足够任家子孙上下三代吃喝不愁,但是她婆母却一直保存着到至今。 只是这些律法书籍,不懂其道的人不会看重,便是科举考试也是用当朝当代的律法。只有懂行的人才会出得起高价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