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承乾的迷茫-《懒唐》


    第(2/3)页

    “好吧!这湖里面就有一些不听教化的水匪,如果太子殿下能够用圣人之言感化他们。让他们主动献出财富,然后自觉成为阶下之囚,本公将佩服万分。那些缴获,也将分一半给太子殿下所有,如何?”云浩笑嘻嘻的伸出了手掌。

    虽然骂人不疼起誓不灵,但击掌之约在这个年代还是有效的。因为一个代表着云家家主楚国公,一个代表着大唐太子李承乾。身份不允许他们失约!主要那样做会被整个长安的人戳脊梁骨,实在丢不起那个人!

    李承乾看了看李道彦,见到李道彦鼓励的眼神儿。立刻伸出小手,狠狠拍在云浩的手掌上。除了对孔颖达的信任之外,那一半的财货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好了!太子殿下,祝你成功。”云浩笑着鼓励道。

    “孤一定会成功的!”李承乾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安排手下人去了。

    “你确定这样能行?万一真有人劝服了那些水匪可怎么办?陛下这两年为了太子殿下,可没少往东宫里面塞人。你书院毕业的高材生,杜荷可就在里面。”李道彦有些担忧的道。

    “书院现在受教的更多的是技能,无论是物理,算学,还是现在分出来的化学。其实都在技能的范畴,也可以说书院为大唐培养了一批超一流的工匠。可这些人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对人心的把握,远远不如足。这或许就是失之桑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云浩无奈的摇了摇头,十全十美的事情其实并不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如果有一两个怪胎呢?你书院里面就有很多怪胎,听说有个年纪幼小的李义府非常出挑。”李道彦好奇的问道。

    “一两个惊世绝艳之才也会有,可他们是稀有物种。这个世界上不可能都是怪胎,平凡的人占了绝大多数。即便是那些人精,也得经过岁月的磨练,才能成为可堪大用之才。有时候少年郎过分的惊才绝艳,有可能会毁了他。什么时候脑袋撞了一头包,才会知道撞南墙是什么滋味儿。

    你去跟杜荷说一声,不然少年郎一时冲动,去湖里面劝服湖匪那就糟糕了。被大卸八块的送回来,跟杜相可怎么交代。”云浩一语惊醒梦中人,李道彦立刻像是中箭的兔子一样冲了出去。杜荷可是杜如晦的儿子,如果让水匪给砍了,两家的仇可就结大了。

    杜如晦现在管着兵部和中书省,虽然一句话不能让天地变色。但明里暗里整治一位王爷还不在话下,这样的仇家得罪不起。

    云浩笑笑走回了后堂,馨儿和李家爷俩一起来了。多日不沾女人,小腹早已经是熊熊烈火,需要泄洪才行。

    李承乾非常兴奋的组织了一批成名说客,都是孔颖达的徒子徒孙。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年青,唾液系统极度发达,善于演讲辩论。据说,其中几位是长安城里著名辩才。很庆幸,杜荷没有出现在队伍里面。

    云浩非常支持太子殿下的行动,命令王哲全力支持不得藏私。尽管不太看好这些人的命运,但巴结大唐太子殿下还是必要的。王哲在尽了最大努力之后,终于将他们一行十人送进了茫茫洞庭湖。

    事实证明,洞庭湖的湖匪没有让太子殿下久等。刚刚两天过去,十具支离破碎的尸体,就出现在李承乾的眼前。除了十颗头颅之外,这些辩才们的身躯惨不忍睹。根本分不清谁是谁,只能稀里糊涂的堆在一起烧,然后装进骨灰坛子里面,准备带回长安给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孔颖达见到这些骨灰,会不会昏过去。这可是他弘文馆最出色的青年人!

    小小年纪的李承乾受到了极大打击,这些都是饱读诗书的高洁之士,现在下场居然是这样。难道真的像云浩所说,人生来邪恶?可他的三字经里面又说,人之初心本善!这太矛盾了!

    李承乾一个人坐在水边,不吃不喝看着水面发呆。不时还拿石头往水里面丢,落寞的样子让人看得有些心疼。
    第(2/3)页